分享

姬永胜丨散文/父亲、儿子和我

 谭文峰sdqtneyj 2021-03-15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姬永胜:永济人,现住垣曲,年逾知命,心如止水。在梦中,也不叨扰别人。宁可让真情的期待落空,也不想承受一丝假意的殷勤。去来总是悄然,最爱山水花木。静静的,听窗外风雨,看床头闲书。能对坐半日不发一语者,可做挚友。

父亲、儿子和我

姬永胜

父亲节快到了,儿子要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

“写什么呢?”打电话和我商议。

我说就写那天我们关于世道人心的争论吧:我认为世风日下当道德重建,你却说人心不古该与时俱进。反映两代人的思想在坚守与进步中的矛盾。

儿子说:“写那个,谁看!现在的阅读主流都喜欢怪咖叔叔之类。”

我说:“哦,随你吧。”

突然就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八十多岁了,并不知道有什么父亲节。甚至任何关于节日祝福之类的话你都无法在他面前开口说出来,他以为那是矫情,他不接受任何虚头巴脑的东西,逢年过节回家,给父亲带什么礼物成了我永远无法破解的难题。

那一代人所遭受的苦难使他们永久地关闭了和别人的情感交流,独自承受生活中所有的苦,并且不知抱怨。

父亲是木匠,是那种出苦力的筑屋建舍的大匠,方圆百里的村子随处有他劳作过的痕迹,长期强体力的劳动造就了他坚韧的性格,他的生命中只知道吃苦在前,连享福在后这样人之常情的期待都没有。

小时候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时,每次我拿给父亲吃,总是被他呵斥道:“吃你的!”弄得我长时间都以为吃好的穿好的是一种奢侈的罪过。

小时候的我,总感觉父亲更喜欢弟弟一点,因为我爱干净,吃饭挑剔,不愿出苦力干活。而弟弟虽然顽皮,动手的能力却比我强很多,十一二岁的年纪,就可以用父亲的工具为自己做木头小手枪之类的玩具,这让父亲很得意,可能是他觉得这个儿子更像他。

这样的误解促使我总想离开家庭,到一个很远的地方独自生活。于是我刻苦努力上了学,弟弟初中毕业就留在家里跟着父亲做起了木工。

离开了家,几十年过去了,站在很远处看父亲,感觉到了他的不易。

平心而论,他其实对每个孩子的爱是均等的,只是我走向精神层面更深的路,对他来说是那样的陌生,他可以理解弟弟做的小手枪,并投以赞许的目光,却在我渐走渐远的精神世界之外张皇失措,失去了表达父爱的勇气。

对于我的两个儿子,我又何尝不是呢。

记得以前教育儿子写的一封信,信的大意是说,任何人都可能由于所处时代地域家庭等各种原因,使自己的努力变成徒劳,你不能因为父辈没有做到,就成为自己不思进取的借口。

孩子小的时候,父亲总是企图用自己的意志改造他,有的父亲恰好遂了孩子的心愿,有的孩子却丢弃了父辈的愿望而另辟蹊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无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守,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追求。社会在进步,历史在发展,下一代注定是上一代的不肖子孙,父亲吃苦耐劳的体力劳动被我的精神耕耘所替代,而我的道德重建也注定被儿子的与时俱进所否决。

进步就是在理解父辈的基础上超越他。


作家新干线】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