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王钦丨散文/汾河晚渡

 谭文峰sdqtneyj 2021-03-15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王钦:笔名乾元、闲云野鹤,山西运城人,万柏林区作协副主席。曾执行主编《山之右·河之 西》——万柏林区地名录。执行编辑万柏林团区委主编的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征文汇编的《优秀作品选》。近年来有近二百篇散文、随笔分别在《中国旅游报》《山西日报》《山西老年杂志》《太原日报》《太原晚报》《万柏林文艺》《今日万柏林》《古交文苑》等纸质媒体,以及《人民网》《和讯网》《散文网》《今日头条》《太原道》《旅途》《万柏林宣传》等新兴媒体发表。

汾河晚渡

王钦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这是明代诗人张颐写的《汾河晚渡》。汾河两岸翠带如林,灿灿落日将林子染红,汾河中过往着一只只摆渡,从摆渡上岸的人多如蚁群。在汾河中流回响着一阵阵摇橹击水的声音,而河面上的大雁成行飞翔。古人观景,除了自然风光之外,更加注重意境,正因为如此,汾河晚渡,在清代成为太原八景之一。

汾河是山西人的母亲河,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河道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黄河)。”《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阳之北管涔山。”汾河历史长,传说也多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书称“万木下汾河”。50年代,山西籍歌唱家郭兰英的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1998年,太原修建汾河公园时,竖了一块“汾河晚渡”的石碑。以致游人以为这里就是古晋阳八景的汾河晚渡之处,其实不然。古渡口究竟所指何处?历来说法不一。有上兰、柴村、西流、后北屯、晋源之说,故而晚渡之点,并非一处。清·道光《阳曲县志·舆地图上·山川》记载:“汾河为东西来往要津。当日斜西山时,河底沙土凝结,轮蹄步担,临流竞渡,平稳无恙。”描绘的是古渡傍晚时沙结水浅,往来人车涉水而过的场景。有人考证,明清时期的“汾河晚渡”是在今尖草坪区向阳镇南翟村一带。傅山有言曰:“连雨晚晴,步自泽村,西望原隰憧憧,不觉河边问渡。”泽村即翟村。傅山的长诗对汾河竞渡景象也有描述,“湿云花担开,夕阳射河淀”。

1325年,金末元初的著名学者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在参加完科举考试之后,游历了汾河西岸的晋阳古城遗址,然后乘坐摆渡过河到汾河东岸。途中,听到一个悲婉凄凉的爱情故事——汾河畔,一双雁儿嬉戏,一只大雁不幸被人捕获,继而被杀;另一只脱网之雁悲鸣不已,不忍离去,竟撞地自杀以殉。这一壮举足以感天动地,也感动了元好问。他又想起了,来并州的路上,在一个荷塘有位老人对他说的故事。有一对相爱的男女,彼此有了很深的感情,却不为双方的家庭认同,百般哀求无效,就一起投塘了后来有采莲踏藕的人,在水里发现了他们,捞上来,服饰容貌尚可辨认。而这一年的夏天,两人溺水的荷塘里,突然一夜之间开满了忧伤的并蒂莲。

呜呼,若说这世间无情,为什么先有人殉,再是雁死;若说这世间有情,为什么刘兰芝焦仲卿魂化鸳鸯哀鸣不已韩凭何氏身化相思树才能团聚?梁山伯祝英台化蝶才能共舞?孟姜女哭倒了长城,看见的只是累累白骨,有情人难成眷属?元好问怀着难言的感慨向猎人买了这两只死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岸边,堆起石头作标志,称之为“雁丘”,并写了一首《雁丘辞》。才有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名句。

 汾河晚渡如今又重现于新建的汾河公园之中。高大的石坊临河矗立,庄严凝重,是仿古码头的标志。沿汾河东岸,“汾河晚渡”、“雁丘”、“沙滩碧水”、“超越时空”、“生命之源”、“日台”、“七亭”、“渡口”、“画舫”、“乐坛”等景点。傍晚,站在码头上凭栏眺望,在感受古人落日归舟情怀的同时,激起人们对未来的畅想。想象着古人渡船来往河东河西的繁荣景象,顿时觉得那种画面很美好。

秋日里,夕阳西下,红霞满天,碧水清涟,飞鸟归巢。湛蓝的长空漂浮着淡淡的白云,起伏的山峦铺满了金黄的落叶,淼淼河水,仿佛也染上了秋色,远远看去,那水汽雾霭凝结着秋的翠绿,犹如轻烟飘渺,传来微微的寒意。汾河太原段的18座桥,桥桥飞架西东,天堑变通途。碧波之上,十八道彩虹倒影在水面,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太阳已经西斜了,一抹斜阳映照着山影,苍茫寥廓,那天水相接的尽头,已经分不清哪是天色,哪是水汽?……


作家新干线】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