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选粹】李雨生丨春风又拂古河水

 谭文峰sdqtneyj 2021-03-15


心灵

文字

生活

作者简介

李雨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静海区作家协会理事,天津铁路夕阳文学社社长。从1984年开始,先后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共获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文学大赛奖项38项。著有长篇小说《初恋草原》、散文集《岁月难忘》、《生命像一只五彩气球》、《怀旧也是一种享受》、《岁月留痕》。

文学天地

风又拂古河水

 ——海河水系系列散文之六子牙河

李雨生

初夏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故乡的三岔河口。清风拂面,花香四溢,杨柳依依。水中游船划破清波,泛起阵阵涟漪;岸边垂钓者屏气敛神,期待着更多的收获。标志性的“母亲河”塑像高耸入云,一位年轻的母亲,高挽发髻,胸脯饱满,怀抱婴儿,面带安详,象征着母亲的乳汁滋润着津沽大地,让这座古老的城市,始终保持着年轻的容颜。咫尺处的摩天轮和彩虹般的金钢桥遥相呼应;一座堪比北京颐和园的巨大石舫停靠在岸边,似乎在等待着人们赶快跟随它乘风破浪,擎首远航。

在三岔河口的一侧,一条静静的大河与她的姊妹北运河拥抱着,一起融入到海河母亲的怀抱。这条静静的大河,就是闻名遐迩的子牙河。

生长在河边的人们,似乎并不在意她的存在。她总是那样缓慢而又优雅地流淌。不声张,不恣意,就像一个沉静的女子那样收敛,那样羞涩。没见过她的波涛汹涌,没见过她的咆哮奔腾。即使有风吹来,也不会掀起层层涟漪,依然是那般的沉着,处惊不变。

这是一条悠长的河。她从滹沱河走来,越过太行峡谷,穿过冀中平原,流经大城、静海,直奔海河母亲的怀抱。她耐得住寂寞和贫穷,在星汉闪烁的夜幕下,在荒草丛生的穷乡僻壤里,不抱怨,不自弃,用她金子一般的沉默,碾压过所有的困难和痛苦。其决心不可谓不大,其志向不可谓不坚。谁也说不清她究竟穿越了多少时空?700多公里的路途,走了也许是三千年,也许是一万年。在她滋润过的土地上,疯长着金黄的小麦,火红的高粱,珍珠似的苞谷,饱穗垂首的黍米。在她分离出的沟沟岔岔上,又孕育出像胡须一样多的故事和传说。有鼓角争鸣,刀枪剑戟,炮火硝烟;也有抗击外虏,血洒沙场,义薄云天。

从三岔河口向上溯行不足百里,便是流传最广,代代相传的姜子牙的故土。传说,姜子牙又名姜尚,就出生在静海的姜家村。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又带着子牙改嫁,继父姓吕,因此姜子牙又名吕望、吕尚。时至今日,静海子牙镇的姜家、尚家、吕家都有宗谱,宗谱的祖先就是姜子牙。在天津静海子牙镇,目前还存留着姜子牙垂钓的“钓台”和“太公庙”。据民国《静海县志》记载,当年子牙为了避纣,远至东海之滨隐居,闲时垂钓。有人考证,古人说的东海,就是现在的退海之地静海。子牙河、子牙村、子牙镇、小钓台,皆因姜子牙而得名。且不管民间传说有无依据,众说纷纭。那么从今天向上追溯一百多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庚子事变”,却千真万确地和子牙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十九世纪初,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宗旨的义和团运动在中国的山东、河北大地蓬勃兴起。“义和团”高举“扶清灭洋”的旗帜,聚拢起数以万计的民众,开展了一场保家卫国,驱除洋虏的英勇斗争。”义和团大师兄张德成,就在大城县子牙河旁开设堂口,广招义勇,短时间就发展到数万人。独流镇也闻风而起,“义和团”首领曹福田也在天津吕祖堂开设堂口。和“红灯照”首领林黑儿,大师兄张德成一起,带领“义和团”乘船从子牙河和南运河攻打天津,向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开战。多次战斗,多次浴血,多次捷报。最后大师兄张德成负伤后,乘船途径子牙河的王口镇时,被反动地主武装杀害;曹福田和林黑儿也被官府捕获并处死。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一切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力量,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义和团”运动,有效地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中国瓜分,维护和延续了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阻止了一场可能爆发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并成为五十年后新中国成立的“奠基石”之一。

在天津市的子牙河段,有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大红桥”,几次被毁,又几次重修。抗战时期,”大红桥”水陆码头是通向冀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通道。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组织,把从天津采购的盘尼西林等贵重药品,装在特制的带有夹层的水壶内;把重要物资绑在渔船下面,巧妙地躲过日寇的层层关卡,通过红桥码头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吕正操将军领导的冀中军区,和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粉碎日寇的“三光政策“铁壁合围”,逐步把根据地扩大到子牙河两岸。在子牙河两岸的青纱帐,地道,交通壕里,到处都是消灭日寇的战场。八路军的英勇顽强,神出鬼没,使日寇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解放后,在天津行政区的划分中,唯一的一个以桥命名的行政区,就是今天的红桥区。

如今,在子牙河两岸的村村镇镇,早就摆脱了贫困,实现了“小康”。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从滹沱河到天津市,子牙河两岸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农业园区,生态园区鳞次梓比;社会主义新农村比比皆是;依水而建的河滨公园环境优美。我的亲家就是子牙镇的人,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他们早就从过去的平房搬到了国家统一建成的高楼大厦。今年春天的时候,我还特意去了一趟子牙镇,亲眼看到了农民们住的公寓式高楼,亲身感受了改革开放给子牙河两岸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站在三岔口子牙河的耳闸上,感受着迎面而来的春风。我一边钦佩着子牙河耳闸阻挡泥沙,滤清河水的功力,一边赞叹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是一道坚固的耳闸,她把子牙河过去所有的痛苦和屈辱统统阻挡在今天以前的时光内,只把幸福和美好放行到今天的日子里。春风,使古老的子牙河又焕发出无限的青春魅力,伴随着我们将一同走向更加美好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李竹青

微信号:gushancuizhu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