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选萃】李宏 | 守望

 谭文峰sdqtneyj 2021-03-15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李宏,女,山西省沁县东风小学教师。曾在当地报刊上发表有多篇散文、诗歌及小戏小品。部分作品见于省市报刊。


文学天地

守望

          李宏   

汽车在距离村口不远处的公交站牌前停下了,我提起行李,和同座的乘客打了一声招呼,下了车,随即便朝着家的方向,款款前行。时近中午,乡亲们在忙着做饭,路上行人稀少。偶尔有一两辆汽车或三轮车,鸣着汽笛,呼啸而过。车轮碾过的柏油路面上,溅起一串串晶亮的水花。昨晚刚下过一场绵绵秋雨,通往村里的乡村公路,像一条闪着银光的缎带。

我将手里提着的东西放在路边,揉揉被食品袋勒得发红的双手,正想歇口气再走,忽然,身后传来了一个熟悉而倍感亲切的声音:“这是二妞吧?回来看你爸了?快回去吧,前半晌我们到地里拉昨天留下的玉茭,就见你爸一个人在门口站着呢,噢,原来是在等你哩!”循着声音一望,原来是老家房后邻居狗娃叔家两口子,正开着三轮车从身边驶过,车上的狗娃婶一边扯着嗓子喊叫,一边怜爱地望着我,我是狗娃婶看着长大的,这让我陡然间想起了已故很久的母亲。     

我提起行囊,加快了脚步。就在距离家门口大约500米处,我隐约看见了一个人影。正站在大门口,朝这边张望。近些,再近些。我便越来越真切地看到了我的老父亲。高高的,瘦瘦的身材,满头的白发。父亲穿着平日里常穿的那件深灰色上衣,脚上穿着一双半旧的皮鞋。在这深秋的阴雨天色中,显得越加单薄而凄冷。看到我,父亲试图急走几步,过来帮忙提拿东西,可刚走了两步,大概感觉脚下不大稳当。便止住了。停在那里痴痴地看着我。见此,我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往家走。一边装作轻松地和他说话,一边偷偷地擦去噙在眼里的泪水。       

父亲今年81岁了,年轻时在河北丰润县当兵。曾在连队当过排长,转业后回乡担任村支书、主任。带领乡亲们挖渠垒坝、拓荒造林、改造农田、兴建学校。为村里干了不少实事、好事。后来被招聘到乡里担任林业管理员。凭着身上那股子闯劲、钻劲、和不怕吃苦的拗劲。工作干得也是有声有色。连年受上级表彰。只是苦了家里的妻儿老小,十天半月难得见他一面。至于家里地里的活气,就更指望不上他了。       

60岁那年,父亲办理了退休手续,总算清闲下来了,可回家后不到三个月,一直患有心脏病的母亲因病情加重,医治无效,最终撇下他独自撒手西去了。我清晰地记得,安葬了母亲后,父亲像变了个人一样。骤然间苍老,憔悴了许多。这以后的日子里,似乎在竭力弥补对妻子儿女们的亏欠。他一改年轻时着急忙慌,暴躁冲动的坏脾气,变得平和了很多、沉稳了很多,也慈祥了很多。他会时不时地给我们打个电话,问问工作上的事情,问问生活上的困难,也会隔三差五地摘些家里的新鲜蔬菜或水果。托公交车捎给我们。这么多年来,儿女们这个要购置新房,那个要供孩子上学,还有的要结婚、买车。父亲总会拿出自己平时积攒下的退休金,多则一万、两万、少则三千、五千。竭尽所能地支助我们。而自己,却总是节衣缩食,抠抠索索。苦日子过惯了。一辈子养成的勤劳俭朴的习惯,他舍不得改,也改不了。       

前年冬天,身体一向结实硬朗的父亲,突然手不能动,口不能言。患了严重的脑梗塞,我们知道后,赶紧送到医院,幸亏抢救及时,总算把他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好在父亲平时体质较好,经过一年多坚持不懈的锻炼和调理后,目前没有留下太大的后遗症。但从此以后,他明显地表现得有些痴呆了。行走缓慢。口齿也不太清晰。正当我们几个开始商量照顾老人的最佳方案时,父亲说出了他早在心里做好的决定:“我能自理,哪儿也不去。你们也不用回来,安心忙自己的事情吧”。       

为了不给我们添麻烦,他找出各种理由,固执而强硬地拒绝了我们所有人的请求。不随儿女们住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人老了,毛病多,几代人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合不来。”       直到现在,父亲仍孑然一身,独守老屋。村里有人家婚丧嫁娶的时候,他会尽力跑去替我们随礼,过年过节时,会替赶不回去的儿女们给母亲和他的祖先们上坟扫墓,他在为我们守候儿时的一方乐土,为我们提供亲人之间得以常相欢聚的栖所,在维系着血脉亲情的链接。可常言说“孤人难活,孤柴难着”一个人的日子是多么难熬啊!白天还好,村里的老哥们聚在一块,打打牌、聊聊天。邻里之间也彼此串串门。说说话。可到了夜晚。偌大的院子里空荡荡的。孤独、寂寞、冷清伴随着无边的黑暗。侵蚀着老人日渐衰老的身心。 

他在原地,远远地守望着我们,却不想成为我们任何人的累赘!可我们又怎么能放心得下呢?       

我的归来让父亲着实高兴,他一边坐在沙发上,饶有兴味地叙叨着村里近来发生的新鲜事,一边笑容可掬地看着我擦桌子拖地做家务。布满皱纹的脸绽放成了一朵灿烂的秋菊。忽然,他像想起什么似的,起身到西屋去了。不大一会,他双手抱着一大堆食品走了进来,放在茶几上,并催促我坐下来吃。我一看,这些都是我们逢年过节买回来的,他却舍不得吃。硬是放着等我们回来。我撕开完好如新的包装袋,猛然间又想起了小时候的情景,我们姐弟几个围坐在父母身边,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手中的糖果、饼干之类的东西,一边还不忘你争我抢,嬉笑打闹……我的眼泪又一次噙满了眼眶。     

第二天早晨,我要回城了,父亲早早地起了床,他披了件衣服,执意要送我去坐车,深秋的清晨,凉气袭人,多数人家还没有起床,几个院子里传出了一两声鸡鸣或狗叫。站在村口路旁的老槐树下,父亲缩着头,耸着肩膀,目不转睛地盯着公交车来的方向。像一尊雕塑,专注而虔诚。一阵秋风吹过,树上枯黄的叶子飘飘悠悠地往下落,凝望着父亲的身影,我不由得感慨:时光如梭,四季轮回,我无法阻挡父亲生命的衰竭,就像我无法阻挡岁月匆匆的脚步一样。可日头落了,还会再升。草木枯了,尚有荣时。我的父亲,还能陪伴我多久?几年以后,若干年以后,他还能在这老槐树下送我吗?想到此,不争气的眼泪,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责任编辑  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闫   红

微信号:yanhong6033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