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土是怎么产生的?今日扬沙天气有感

 土木君哥 2021-03-15

黄土是怎么产生的?今日扬沙天气有感

早晨上班,怕堵车,所以来得比较早,还没觉得天气怎么样。等到了公司,眺望窗外,发现有点黄沙漫漫,雄关难越之势了。

扬沙天气是怎么来的呢?

沙尘的来源,无疑是西北的沙漠。因为夏季盛行东南风时,从来没见过扬沙天气。

风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在风沙肆虐的地区,风蚀之下,岩石也会被雕琢成蘑菇的形状。远离沙漠的地带,风速降低,颗粒变细,就会衰减为沙尘天气。

如果沙尘的颗粒直径在2-0.2mm时,沙尘不会悬浮在空中,一旦被风吹起,很快就会落回地面。如果沙尘粒径小于0.2mm,就会悬浮在空中,在风力推动之下会飘到很远的地方,也就形成了类似今日所见的天气。

从地质历史的角度看,数百万年前的风沙,远远比现在严重得多,风沙吹拂之下,形成了厚厚的黄土高原(当然也有水成黄土的学说)。这么厚的土层,难以想象当时的环境是多么可怕。

我国的黄土主要分布在北纬33度到47度之间。在这个区域里,一般情况下气候干燥,降雨量较少,而蒸发量很大,是干旱或者半干旱气候。黄土分布区域的年降雨量在250-600mm之间。如果降雨量小于250mm,黄土就被吹走,变成沙漠和戈壁滩;如果年降雨量大于750mm的话,气候湿润,扬尘也少见,形不成黄土地貌。

黄土研究中著名的“马兰黄土”,命名的地点就在北京门头沟的马兰村。

马兰黄土(Loess of Malan),中国第四纪黄土分期名称之一,标准剖面地点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川北山坡上,命名剖面在北京市斋堂对面清水河右岸二级阶地。

早在100年前,叶良辅先生在《北京西山地质志》中就对马兰阶地进行了研究。

1962年刘东生、张宗祜等在对第四系黄土的研究中,以附近清水河右岸有马栏阶地而命名此类黄土为马兰黄土。

门头沟马兰村景色

西北的黄土地貌

国人对于黄土,有很深的感情。无论是轩辕黄帝的命名,还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对于世界的解读,还是祖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难生活,都深深地打上了黄土的烙印。

当然,从现实角度看,保护环境是必须的,安全而美好的环境也是人民的福祉,把我们对黄土的热爱,埋藏在绿水青山之下,是最好的选择。

感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