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华在唇

 直尾昂述 2021-03-15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内经》 创

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之始 

《难经》 

《诸病源候论 》 

《太素》

均未离其要义

且在其基础上阐释了

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 

脾主口

在窍为口

脾开窍于口

口为脾之外窍

唇为口之门户

故口唇合称

《灵枢· 五阅五使》 : 

口唇者, 脾之官也

《内经》  “藏窍理论 ” 

“脾” 

应为“形像马蹄” 

或者“略呈椭圆形” 

“脾” 的形状与由上下嘴唇

共同围成的口裂 (“口” 形)

的形状是一致的

而脾之“运化水谷” 功能 

与口之“消磨水谷” 功能

又十分相仿

因此, 在形态及功能上

均可以说明“脾开窍于口” 

本文

将从口的解剖形态及生理功能、 

脾开窍于口知五味的生理病理、 

唇为脾之外候的生理和临床意义及

脾经循行口唇部位等方面进行论述

尝试解读“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为以后

脾脏象理论的研究

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1 口的解剖形态及生理功能

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六节藏象论》:

营之居也,名曰器

其华在唇四白 

《内经》:

脾主水谷

口以司纳

故窍在焉

古人很早就根据解剖为基础

对口的形态进行详尽的描述 

“口” 

解剖形态上包括:

唇、齿、舌、咽

《难经·五十九难》 

对口的生理解剖记载 

口广二寸半

唇至齿长九分

齿以后至会厌

深三寸半

大容五合

舌重十两, 长七寸, 广二寸 半

咽门重十二两, 广二寸半, 

至胃长一尺六寸

但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

其中齿为骨之余

肾中精气

充养着齿

但先天之精

必然需要到

后天之精的

滋养与补充

脾为

“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齿虽然不是脾之外窍

但与脾存在密切关系

舌为心之苗窍

但有实验证明

脾主味觉而非心 

并且

脾与舌

在经络上

亦相互关联

舌与脾的关系,也很密切

咽与脾的关系

在经脉循行上

也有明确记载

综上 所述:

舌、 齿、 咽三者

解剖形态上属于口

且与脾脏

均存在着

密切关系

口的主要

生理功能

可概括为:

进水谷,

辨五味, 

泌津液, 

磨谷食

出语音

口唇者, 音声之扇

《血证论》:

口者, 胃之门户 

《灵枢·脉度》: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

能知五谷

以上

均是对口的

生理功能的

高度概括

口的

生理功能

与脾胃有

相似之处

2 脾气通于口, 知五味

2. 1 

食欲、 

口味

等与脾的

运化功能

密切相关

脾主运化

为 “后天之本 ” “气血生化之源” 

主要化生饮食物而为水谷精微

并布散于全身

为全身

脏腑器官

提供濡养

《灵枢·脉度》 :

脾气通于口

口和则口

能知五谷 

《难经·四十难》:脾主味 

《难经·三十七 难》:

脾气通于口

口和则口

能知谷味

食欲、 

口味

等与脾的

运化功能

密切相关

脾脏运化

功能正常

脾气健运

食欲旺盛

口味正常

可从以下

四个方面

进行理解:

一是生理结构:

口腔位于

消化道开端

有牙齿、 舌

及咽喉等的器官 

与脾胃相互配合

是饮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关口

它们共同完成,消化吸收的工作

二是功能:

口在接纳

饮食物之后

在口腔进行

第一步研磨

在进入胃脾

进行进一步

腐熟、吸收

三是经络联系:

脾之经络连舌本,散舌下

舌为口腔内组织而主味觉

脾气健旺

食欲旺盛

纳谷味香

最后,脾主运化

脾运正常则津液

上注口腔

涎为脾液

脾旺则

分泌濡润适度

随咀嚼而增多

味觉就会更佳

现代文献记载:

注入脾经穴位的药液

病人会有不同的味觉

注入

其他经脉的穴位

针感未达舌之下

无任何味感产生

实验亦可以证明:

脾与味觉存在着

十分密切的关系

2. 2 

根据口味的变化

推断脾脏的病变 

《遵生八笺·脾旺四季论》:

口为脾之官

气通,则口知五味

脾病,则口不知味 

《素问·金匮真言论》 :

中央黄色

入通于脾

开窍于口

藏精于脾

病在舌本

以上原文均说明, 

脾病将影响口味的变化

根据“脾 开窍于口” 的理论

临床常从

口味变化

来去推断

脾脏病变

危亦林 

《世医得效方·

五脏气偏胜

则应于口》 

口之味

热胜则苦

寒胜则咸

宿食则酸

烦躁则涩

虚则淡

疸则甘

劳郁则口臭

凝滞则生疮

脾经因热邪致病

反映于口味上表现为

口苦而 有甜味

脾经因寒邪致病

反映于口味上

表现为:

口咸, 

脾失健运, 宿食内停, 

则口味上表现出酸味, 

脾有湿邪,则口黏腻不爽

脾虚不能健运,则口淡无味

脾因劳郁治病,则运化功能失常

表现而为:口气大,口臭

甚者出现:

口舌生疮

的症状等

李东垣:

饮食劳役所伤

外证必显在口

口失谷味

腹中不和

必不欲言

勉强对答

声必怯弱

口沃沫多唾

鼻中清涕

或有或无

即阴证也

口者, 坤土也

脾气通于口

饮食失节

劳役所伤

口不知谷味

亦不知五味

历代医家

对口味变化

非常重视

对口味变化

所变现出

病理状态

也有较为

详见论述

《景岳全书·口舌》 

对口臭的辨证

就十分详尽

其中论述曰:

口臭虽由胃火

亦有非火之异

胃火之臭

其气浊秽

亦必兼口热口干

及别有阳明火证

若无 

火脉火证

臭如馊腐

或如酸衅

胃口吞酸

饮食嗳滞

犹阴湿胃垢之臭

自与热臭者不同

是必思虑不遂及

脾弱不能化食者

多有之

正说明口臭

主要责之于

胃火热

之邪炽盛

脾弱运化

功能失常

借助历代名家在

治疗口味的经验

临床治疗上

应注意借鉴

清脾胃火热

助脾运化之法

3 脾开窍于口

和脾经的循行

有关

脾开窍于口

从经络学说

经脉循行的

理论说明了:

口、 唇与脾的关系 

《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

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 

《诸病源候论·紧 唇候》:

脾与胃合, 胃为足阳明, 

其经脉起于鼻, 环于唇, 

其支脉入络于脾

隋代

杨上善

亦认为

脾开窍于 

口和脾经的

循行有关 

《太素·脏腑气液》:

脾足太阴脉

上膈侠咽

连舌本

散舌下

得气通口

危亦林:

口之津液

通乎五脏

脏气偏胜

味应于口

唐容川 :

脏腑之气

发于口者

由此可以

推测而出

口部疾患

可能即是

内在某个

脏腑疾病

外在表现

口还与

全身脏腑

均有联系

循行于口的

经脉也较多

根据中医针灸学中的

经脉循行部位的描述

手阳明大肠经

挟口属下齿中、 

足阳明胃经

入上齿中

出挟口环唇、 

足厥阴肝经

其支脉

下行颊里

环绕口唇等

均循行于口

《证治准绳·唇部所属》:

上唇挟口,属阳明大肠

下唇挟口,属足阳明胃

唇足太阴脾经

又属足阳明胃经

又属手少阴心经

又属手太阴 肺经

侠口统,属冲任二脉

上唇挟口,属手阳明大肠经

下唇挟口,属足阳明胃经

另外,还有奇经八脉中的 

冲、任、督脉均与口有关

督脉下行至龈交

任脉、 冲脉

经咽喉上行

环绕口唇等

综上所述

脾开窍于

口和脾经的循行

存在密切的关系

且与全身,各脏腑之间 

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 口唇为脾之外候

4. 1 

脾脏精气,荣养口唇 

唇指口唇有上下之分

即是 “口” 的组成部分 

《素问》 :

脾之合肉

其荣唇也 

脾胃

其华在

唇四白

脾主肌肉

口唇的肌肉

亦由脾所主

靠脾气所化生

的气血以营养 

《灵枢》 

口唇者

脾之官

《卫生宝鉴》:

脾气通于口

其华在唇 

《灵枢·五阅五使》:

脾病者, 唇黄

唇是脾的象征

口唇即为

脾之外候

所以脾脏

功能盛衰

可以通过

口唇色泽

形态变化

反映出来

脾气健旺

全身则会

气血充足

营养丰富

表现在口唇

红润有光泽

“其华在唇” 

更是

 “脾气散精” 

和“脾藏营” 

的功效

之所在

如脾的运化,功能失调

脾气衰微则,化源不充

表现为全身,气血亏虚

表现口唇

色泽形态

就会出现

异常变化

往往出现

唇色苍白

萎黄不泽

由此可以

通过唇色

鲜明与否

测知脾的

功能盛衰 

《脉诀刊误》 

脾脏象中坤

应唇通口气 

《卫生宝鉴》 :

胃满而口无味

口与气口同

气口曰坤口

乃 脾之候

以上这些

都说明了:

脾之脾脏的

精气荣养口唇

这也与脾气通于口

这一理论密不可分

4. 2 

根据口唇,外观的变化

亦可判断,脾脏的病变 

因为脾应唇通口气

故脾胃的病变可以

在口唇上反应出来

因此,通过观察

口唇的外观变化

亦可以判断

脾脏的病变

王肯堂《证治准绳·唇部所属》 

对于观唇之疾象已查脾病

作了详尽的论述:

 (唇) 

燥则干, 热则裂

风则酮, 寒则揭

唇肿起白

皮皱裂如蚕茧

名曰茧唇

有唇肿重出茧者

有本细末大

如茧如瘤者

或因七情动火伤血

或因心火传受脾经

或因厚味积热伤脾

风热传脾

唇肿裂

或患茧唇

风热传脾,唇口皲皱

思虑伤脾,血耗唇皱

思虑过度,蕴热于脾

燔裂无色,唇燥口干

生疮, 年久不愈

以上原文中对于:

唇燥、 唇肿(裂)、 

茧唇、 唇口皲皱

等唇部疾病均有描述

并将以上唇部疾病的 

病因病机大抵归属于

脾病范畴

《外科正宗》:

火邪导致

口唇破溃

病例分析:

口破者:

虚火、实火之分

色淡、色红之别

虚火者

色淡

白斑

细点

甚则

陷露龟纹

脉虚无力

思烦太甚

多醒少睡

虚火动发

经验之谈

此外, 对于

唇部形态的改变

也有相关的记载

《灵 枢·经脉》:

唇舌者, 肌肉之本

脉不荣,则肌肉软

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

人中满, 则唇反

唇反者, 肉先死 

《中藏经》:

伤寒热病

口如鱼口

不能复闭

而气出多

不反者死

病人口张者, 三日死 

《灵枢·本 脏》:

揭唇者, 脾高

唇下纵者, 脾下

唇坚者, 脾坚

唇大而不坚者, 脾脆

唇上下好者, 脾端正

唇偏举者, 脾偏倾也

以上对于

临床唇部

肌肉萎缩及

形态改变的

诊断及治疗

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

足太阴气绝, 则口唇形态异常 

《难经》:

足太阴气绝, 则脉不营其口唇

口唇者, 肌肉之本也

脉不营, 则肌肉不滑泽

肌肉不滑泽,则肉满

肉满,则唇反

唇反,则肉先死

足太阴经气衰竭

则经脉之气

不能荣养口唇

口唇是窥测肌肉荣枯的依据

足太阴经脉,不能供给营养物质

则会使肌肉,不能滑润充满光泽

肌肉如不

润滑光泽

会使口唇肿胀

呈现口唇外翻

是肉先死征象

还有一些关于,脾经热盛

所致口唇疾病的文献记载

《热病口疮候》 :

脾脏有热

冲于上焦

故口生疮

脾脏受到

热邪侵袭

热邪上冲

发为口疮

临床

常常将,口疮发病

归结于,脾热炽盛

此外

涎为脾液

如脾病则

满溢或寡少

脾经实热

火旺煎熬

令水沸腾

涎唾满口

色白略稠

伴口臭唇红

或口角糜烂

如脾经

阳虚失约

涎水清彻

自溢于口

即 “滞颐” 

他如

气虚阳微

升清失司

水津不得上承

或者阴伤津涸

水津无以敷布

均见口舌干涸

甚则焦枯龟裂

针对以上病机

治疗时应注意:

温运脾阳以升滓

滋润脾阴以养液

从口的

生理结构、 

脾的生理、 

口唇病理

及治疗特点

探讨: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系统地

论述了

脾气

通于口

知五味

为临床

治疗口味病变上

提供了理论支撑

也为后续脾

与味觉的

实验研究

提供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