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无名氏词让柳永悟出作词之法,成就了大宋传唱度最高的词人

 闲云野鹤qpab3u 2021-03-15

古代有很多无名诗人,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词,北宋就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无名氏词:

眉峰碧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这首词主要是市井之辈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表达了痛苦的离情别绪。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是与家人不忍分离的情形。从“镇日相看未足时”一句体味,很可能他们结合不久便初次离别,所以特别缠绵悱恻。“蹙破眉峰”,是妇女离别时的愁苦情状,从男子眼中看出;“纤手还重执”,即重执纤手的倒文,从男子一方表达, 而得上句映衬,双方依依难舍之情,宛然在目。

这首词虽是无名氏之作,但却颇受赞誉。相传词人柳永少年时代得到此词, 便将其书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后来终于悟出了作词的方法,最后写出了千古名作《雨霖铃》。

《雨霖铃》可以说是柳永的代表作,每一句都写尽了离别之苦。其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就脱胎于此。这首小词的作者以自我抒情的方式倾泻真挚强烈的内心情感,能切实把握富于特征性的细节,整个艺术表现手法朴素而简洁。这些成功的艺术经验可能也深深地影响了柳永。

柳永的词其实取材非常广泛,除了抒发羁旅思乡之情的《雨霖铃》,还有有描写山川景物,反映市井生活的《破阵乐》,描写歌姬生活,抒发缠绵情感的《迷仙引》等。

他的作品层层铺叙,情感细腻,在当时传唱度极高,就连大诗人苏轼也曾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可见柳永在词坛的地位非同一般。

欢度佳夕:柳永的七夕词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咏节序之作是难写好的,所以在宋词里这类作品不多。柳永咏七夕的《二郎神》直到南宋末年都还在民间广泛传唱,这说明它是具有特殊艺术魅力的。

本来在我国民间关于七夕便有古老而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一年一度的佳期总令人间的痴儿女特别关注,并唤起他们对爱情幸福的热烈向往,因而七夕在唐宋时颇为人们所重视。柳永此词传达出民众在此佳夕所产生的普遍情绪和美好愿望。

词人在作品里首先以细致轻便的笔调描绘出七夕清爽宜人的环境氛围,诱人进入浪漫的遐想境界。首韵“炎光谢”,说明炎夏暑热已退,一开头即点出秋令。一阵黄昏过雨,轻洒芳尘,预示晚上将是气候宜人和夜空清朗了。民间观念认为,如果七夕风雨天阴,星月不明,则牛女将会受到阻碍而失去难得的佳期。但这个晚上却很好:“ 爽天如水、玉钩遥挂。”秋高气爽,碧天如水,一弯上弦新月,出现在远远的天空,为牛女的赴约创造了最适宜的条件。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表现了人们盼望天上牛女幸福地相会。他们凝视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耿耿光亮的银河,牛女终于欢聚,了却一年的相思之债。只有体验过相思之苦的人,才珍惜一年一度的短暂欢聚机会。柳永是风流多情的才子,对七夕节序风习感受最深。

词的过变两字句“闲雅”,承上启下,是词人对七夕节序特点的概括:并无繁盛宏大的场面,也无热闹浓烈的气氛,各家于庭户乞巧望月,显得闲静幽雅。这种闲雅的情趣之中自有很不寻常的深意。词人强调“须知此景,古今无价”,提醒人们珍惜佳期。

词的下片着重写民间七夕的活动,比如乞巧。据古代岁时杂书和宋人笔记,是以特制的扁形七孔针和彩线,望月穿针,向织女乞取巧艺。词写穿针乞巧,仅此一句,内涵却颇为丰富,有文化习俗的历史传统,也有现实生活的人物动态,体现了妇女们追求巧艺的热切心情与虔诚态度。

这个富于浪漫情趣和神秘意味的晚上,在唐宋时似乎又为青年男女选作定情的好时候。“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写七夕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既是词人浪漫的想象,也是民间的真实。自唐明皇与杨妃初次相见,“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长恨歌传》), 他们“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也就传为情史佳话。唐宋时男女选择七夕定情,交换信物,夜半私语,可能也是民俗之一。作者将七夕民俗的望月穿针与定情私语绾合一起,毫无痕迹,充分表现了节序的特定内容。

词的上片主要写天上的情景, 下片则主要写人间的情景;结尾的“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是全词的总结。它寄予人们获得幸福的殷切祝愿,展示了词人热诚而广阔的胸怀。

这首词所写的七夕的节序风物都是极其平常而浅近为人熟知的, 但可以设想,当七夕闲雅的氛围里,人们唱起它时一定会感到分外亲切。因为它写尽了天上人间的此情此景,唤起了一种在日常纷扰的现实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然而又是十分珍贵的情感。只有这时,词的艺术魅力才可能充分表现出来。

无尽相思:柳永的闺情词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我国传统诗词写闺情题材的极多。柳永这首俗词却写的是普通市井女子的闺情,着重表现她的悔恨,在这类题材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词以抒情女主人公的语气叙述其短暂而难忘的爱情故事。她在词中从头到尾絮絮诉说其无尽的懊悔。作者善于使用民间通俗文学的叙述方法,以追忆的方式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歌词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因而省略了许多枝节,直接写她与情人的初次相会。初遇便“幽欢”,正表现了市民恋爱直接而大胆的特点,不需要像公子与小姐那样有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这样的初遇,自然给女子留下特别难忘的印象。

但事实上此种爱情在封建社会中是难以为社会和家庭承认的,因而事与愿违,初欢即又是永久的分离。显然,他们的分离系为情势所迫,还不是由于男子的负心,这就愈使她思念不止了。暮春时节所见到的是“乱花狂絮”,春事阑珊。春归的景象已经令人感伤,而恰恰这时又触动了她对往日幽欢幸福与离别痛苦的回忆,愈加令人感伤了。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伊”为第三人称代词,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柳永的俗词是供女艺人演唱的,其中的“伊”一般都用以指男性,此词的“伊”亦指男性。

女主人公将春归与情人的离去联系起来,美好的春光在她的感受中好像是随他而去了。“直恐”两字使用得很恰当,是主观怀疑性的判断,因为事实上春归与人去是无内在联系的,将二者联系起来纯是情感的附着作用所致, 足以说明思念之情的强烈程度。

下片起句“一场寂寞凭谁诉”,在词情的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场寂寞”是春归人去后最易感到的,但寂寞和苦恼的真正原因是无法向任何人诉说的,也不宜向人诉说,只有深深地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于是整个词的下片转入抒写自身懊悔的情绪。

作者将这懊悔情绪分作三层,逐层铺写。第一,“算前言、总轻负”,或许是由于她的言而无信,损伤了他的感情,这些都未明白交代,但显然责任是在女方;于是她感到自责和内疚,轻易地辜负了他的情意。第二,“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看来她对此事缺乏经验,当初未考虑到离别后在情感上竟如此难于割舍。因为没有留住他,所以后悔无穷。第三层又补足“恁地难拚”的原因。他不仅举止风流可爱,而且还品貌端正,实是难得的人物。除了这些以外,“更别有、系人心处”。这“系人心处”是只有她才能体验到的奥秘,不便于言说,也是她“难拚”的最重要的原因。

可见,她由于内疚、难舍和爱恋,更感到失去他像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一样。结句“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非常形象地表现了这位妇女悔恨和思念的精神状态。本是每日思量,攒眉千度,偏说成是“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正言反说,语转曲而情益深。造语不但深刻,而且俏皮,得乐府民歌的神采。

行役思乡:柳永的羁旅词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柳永中年时期漫游江南,写过一些优秀的羁旅行役之词。这首《归朝欢》是写冬日早行而怀念故乡的作品,反映了作者漂泊生涯的苦闷情绪。它虽平易浅近,却是极为精整的刻意之作,体现了柳永这类词的艺术水平高度。

作者习惯于即景生情,首先很工致地以白描手法描绘旅途景色, 创造一个特定的抒情环境。词的上阕前四句以密集的意象,表现江乡冬日晨景,所写的景物都是词人真切地感受到的。

“别岸”是稍远的江岸,“ 萧萧”为芦苇之声,“淅淅”乃风的声响。远处江岸停着三两只小船,风吹芦苇发出细细的声音,图画般地写出了江乡的荒寒景象。“沙汀”即水间洲渚,为南来过冬的雁群留宿佳处。宿雁之冲破晓烟飞去,当是被早行人们惊起所致。江岸、葭苇、沙汀、宿雁,这些景物极为协调,互相补衬,组成江南水乡的画面。

水陆往来尽是“利名客”, 他们逐利求名,匆匆赶路。柳永失意无聊,辗转浪迹江南,也同这一群赶路的人们披星戴月而行。在柳永许多羁旅行役之词中经常出现关河津渡、城郭村落、农女渔人、车马船舶、商旅往来等乡野社会风情画面,展示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较为客观地再现了社会现实。这是其他许多文人词里很难见到的。

上阕所写的冬日早行和商贩往来道途等情况,以客观的描述表现了旅途的困苦劳顿。虽然那些晨景有浓郁的诗意,早起赶路的旅人是无心领略其美妙的。

过片的“一望乡关烟水隔”,承上阕的写景转入主观抒情,因厌倦羁旅行役而思故乡。“一望”实即想望,故乡关河相隔遥远,烟水迷茫,根本无法望见。既无法望见而又不能回去,词人受到思乡愁绪的煎熬,转而产生一种急迫的渴望心理,恨不能插上羽翼立刻飞回故乡。

对于这种迫切念头的产生,词人作了层层铺叙,细致地揭示了内心的活动。“愁云恨雨两牵萦”喻儿女离情,像丝缕一样牵萦两地;“ 新春残腊相催逼”是说时序代谢,日月相催,新春甫过,客旅日久,于岁月飞逝自易惊心,有年光逼人之感。“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岁华”句申上“新春”句意,流光转瞬,与天涯浪迹联系起来,更增深沉的感慨。

“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这是思乡的主要原因,补足了“愁云恨雨”之意。柳永在一些作品中曾回忆青年时代离家赴京的情形:“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梦还京》);“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夜半乐》)。他在离家时已有妻室了。在入仕之后思念家乡时,他也说:“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定风波》)家乡的“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自然是设想妻子多年在家苦苦相忆了。

柳永一生在思想、生活、情感、仕宦等方面都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给他带来很多痛苦并反映在作品中。他在离家后事实上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但思乡之情却往往异常强烈;他在京都的烟花巷陌与许多歌妓恋爱,但怀念妻子的深情却时时自然地流露。这些都是真情实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很具感人的艺术力量。

-End-

编辑:江健  黄泓

观点资料来源:

《窗外芭蕉窗里人:读词心解》

转载及合作请加微信:

BurningEmpt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