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的事了,我在文庙看到了一本名叫《老广告》的旧书,里面有一百多幅精美插图,都是老上海的月份牌和香烟牌子,很欢喜,就还价还到14元,买了下来。我们小时候还是赶上了一个玩香烟牌子的尾巴。当年,几乎没有哪个男孩子不玩香烟牌子的,皱巴巴的书包里总归有一叠用橡皮筋绑着的香烟牌子。不过,1950年代的香烟牌子早已经没有了那些仕女图,更别说那些露点的了。记得玩了没几年功夫,意识形态的风声日紧一日,连水浒也算封建主义糟粕了,而且,店家卖香烟时也不再夹送香烟牌子(即广告)了。没得玩,我们只好撕旧练习簿来做“刮片”玩。这就是“刮片”的来历。最早上海小囡是刮香烟牌子的。香烟牌子也是“舶来品”,上海人叫“来路货”,因为纸烟本身就是进口的,一如现在的什么肯德基麦当劳,先是外资独资,再是中外合资,慢慢才本土化。 三笑姻缘 红楼梦里的晴雯撕扇 霸王别姬 贵妃出浴 一枝红杏出墙来 紫藤美女 牛郎织女(分明是姐弟恋嘛) 四郎探母 江州司马青衫湿 红楼梦里的晴雯补裘 孙尚香吴宫教战 最早的前清仕女 二战时的战场美女 最直白的红蛋每包纸烟里夹一张,奉送的,既是说明书,又是广告画,有时还是抽奖券乃至抵用券,一如现在的什么瓶盖头,也有因此真的中了大奖的。 我们现在数以千万计的商业策划及推销人员总以为自己是在以什么先进的西方理念和高妙的销售方法做着什么创新的事,到头来还是拾了老祖宗的牙慧。好在那个年代真的人材济济,画画香烟牌子也能出不少名家。如周慕桥、如郑曼陀、如杭穉英。没有成为名家的画手们也非泛泛之辈,个个都饱读诗书,所以才画得出这样的香烟牌子来。1940年代,甚至还有过“济公嫖妓”这样不堪的香烟牌子。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中国人喜欢“戏说”的根子,以及一旦恶性竞争就会走偏,沦为低俗的由来。我们的老祖宗实在太聪明了,几乎什么好事坏事都干过。我还写过: “三包一尖”曾断丧在那年夏末的上海街头 老上海热天价的16种正确打开方式 上海弄堂童谣小全 “老克勒”,只是个传说 “上只角”,“上”在哪里? 上海话里濒危的99种对人的贬称 上海人家早饭鄙视链指南 应读者要求,将我曾经写过的所谓“十万加”罗列如下: 上海人的做人窍坎:“九个要”与“一个覅” 说说上海人的“腔”和“调” 三人三家三碗三虾面历险记 老底子哪能“摆桌头”
“淮国旧”里“领市面” 廿六号,买米去 梦回淮海路那个最后的街角
“沪普”故事:老清早外婆很忙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更多在这里发表过的文章都已收到下面的各种集子里了。 
要买书的,请先扫下方这个览香的二维码,加她微信。 若用手机打赏,请长按左下。关注本公众号,请长按右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