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症状与诊断 治疗 护理 概述 高黏滞血症又称高黏度血症,是指一种或多种血液黏滞因子升高所造成的一种病理综合征,其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或聚集性增高及血小板功能亢进、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含量增高或红细胞比容绝对或相对增高等因素有关。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别名 高黏度血症 临床症状 临床上主要以头昏、头痛、头胀、多梦、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四肢乏力、肢体麻木等为主要表现。 危害 可诱发或加重心肌梗死、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 并发症 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等。 检查 血常规、血浆蛋白测定、血流变检查等。 诊断 根据头晕、眼花、耳鸣、乏力等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等可诊断。 治疗原则 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 治愈性 经治疗可缓解症状。 饮食建议 调整合理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
|
来自: 新用户95962479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