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阅读回忆录 | 仗剑天涯梦

 古典读书治学 2021-03-15

今天是国际读书日,就谈一谈我的读书经历。


说起读书习惯的建立,还是得益于家里的几本书,一本是讲谈判的,一本是故事书。那本谈判的书,始终看不进去。那本故事书,看的比较开心。当时就知道了,人对书是有选择的。
 
慢慢地,接触到的书多了,杂志啊,连环画啊,小人书啊,就觉得还可以,也没有建立起读书的习惯。
 
小时候,有个表姐,喜欢窝在家里看书,家里人都称赞,说你那个姐姐看书的习惯多么好啊,你要学啊。但是呢,看书不如在河沟子里抓鱼,在山上采花,找野果子吃好玩,和看电视剧,看电影比体验感差多了。
 
对于看书的喜爱,是从看武侠小说开始的。
 
我第一本买的整本的小说是卧龙生写的《飞雁惊云录》,带我进了一个神秘的武侠世界。然后慢慢地接触到金庸的武侠,同时还看到《古今传奇·武侠版》,看刘建良的小说,凤歌《沧海》,整本的《昆仑》,慢慢地又开始接触到《诛仙》,进而转入到阅读玄幻小说,武侠的阅读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如今,持续了近十年。
 
高中的时候我还算是好学生。老师说,看武侠小说那不是好学生做的事情。我是听话的,就想着,如何转化这个看小说的热爱呢?我当时就怀着一个转化的想法看武侠。
 
那就是利用看武侠的习惯,开发对时间的利用效率,以及建立读书的习惯。怎么讲呢?我可以利用边边角角的时间用来看武侠,那么我同样可以利用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学习啊。就是这样的一个转念,建立起了我的初步的终身学习理念的雏形。
 
在看武侠之前,我们的时间很散,也是被老师安排的。高中的学习,基本上都是跟着老师的课程安排,很少有那种主动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在看武侠中,我必须在学习之外挖掘出我的时间看书,课间,课后。上厕所,睡觉前,早点起床。反正,对于挖掘时间,带给人很大的潜力。当时就认识到,人的潜力原来是这样挖掘的啊!
 
我在看武侠的时候,始终没有忘学习,而看武侠让我找到一种自发的热情,让我的一潭死水的学习也逐渐跟着鲜活起来。老师很害怕自己的学生沉迷于武侠啊,电子游戏啊,恋爱啊,从而耽误了学习。但是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没有热情,没有那种主动性的话,我们是很难真正深入到学习里的。

幸好当时有这样的一种危险的爱好,开发了我的生命的主动性,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真正的学习是从“自学、乐学”开始。
 
想起了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高中的时候,课外书很少的,所看的书基本上是课本,所以才不存在建立读书的习惯。到了大学,算是真正建立读书习惯的时候。因为大学有图书馆,藏书丰富,时间自由,完全靠自己安排时间。

在大学的时候,我在看书籍的阅读上,开始有所选择。当时有一个认识,那就是离小说远一些,看一些严肃的书籍。例如文学作品类,哲学类,心理学类,国学类,乃至于经济管理类,教育类,军事类,体育类什么的。在大学的几年,我就开始换着样地看书,广泛地涉猎,但是呢,多是浅尝辄止,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大学四年,在读书上没有太大的建树,好在养成了一个读书的习惯,把那个看小说的时候那种浮躁的心平息下来了,勉强维持一种平和的阅读习惯。
 
有三类书对我现在还是有影响的。

一是国学类的书。当时确实是没怎么看懂,儒释道的书都看,就是懵懵懂懂的,没有把书融进生命,但是呢,在这个过程,毕竟还是有些影响。这个影响最大的就在于现在我已经有一个工程师转行到了传统文化行业。
 
第二类的书,就是心理相关的。对我影响较大的书就是克里希那穆提的系列书籍。也就是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引导我走近生命探索之路的。在大学毕业后,也在上海因为读克氏的书,认识了不少的书友。这是读进去的书,融入了生命里。
 
第三类的书,是技术类的。什么技术呢?武术。大学的时候对武术痴迷,所以在大学的时候研究了这类的书籍。特别是李小龙的书,武术和哲学思考结合,小龙的武学见识,让我对哲学思考有了体验。相应的也看了一些中医的书籍。如今,武术的爱好淡了,中医的爱好起来了。
 
所在在大学里看的一系列书籍,对我的职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反倒是在大学里学的专业课全都丢了。所以,我现在想来,大学的生活,不在于上了什么课,而在于我们发展了哪些兴趣,在于积极主动地做了哪些事情。
 
被动安排的人生,我们虽然可以接受,但是总是还有些不情愿。这种不情愿积累久了,会爆发的。我们应该主动地挖掘哪些我们很感兴趣的事情,进而善导之。
 
真正把我的阅读融入生活的,就是日常写作的开始。写作是一件很简单,又很神奇的事情。从2014年动笔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那份热情不减。写作和阅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读书生活。按照古人的习惯,“读书”两个字是相互独立了,读是阅读,书,是书写。书写,包括了书法之书写,也包括了写作之书写。这便是较为完整的读书的内涵了。
 
如今,读书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而是深入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的公众号从“在上海的日子”到“维摩小屋”,再到“古典读书治学生活”,记录了这个变化过程。每天的公众号更新,不再关注有多少的阅读量,写就行了,这就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而放在一个公众平台,或多或少有一些反馈,这亦是一个与外界对话的通路。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这一路走来的读书生活记录。

至于这种看武侠小说的爱好,在高中的时候可是保密的紧,是不能让老师知道的秘密。现在呢,也不建议初中生、高中生看这类书,风险大,不可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