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惟命不于常 |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古典读书治学 2021-03-15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这是引经据典,然后根据这个经典,曾子做了一个可以说是推论,或者说得出一个结论——“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道善”,就是天下治理的好。

“不善”,就是天下没治理好。

这就像治病,疗效是硬指标。

治理天下的疗效就是天下人能过得安定幸福。

所以你天子是继承了天命,但是呢,这个天命不是固化的,你领受了天命,这个天子之位就是你的呢?不是这样的,它是变动的。所以啊,天下领受了天命,那他就需要把天下给治理好啊!他得到的天命,不是其他的,是一个大任务,不是光鲜的天子名头。

所以在《庄子·逍遥游》篇里,帝尧要把帝位让给许由的时候,许由不干,许由就看清了这个“惟命不于常”,不想领这个累人的业务指标。虽然他没有领指标,他在精神自由之途的追求与实践,又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明明德于天下”,走的是江湖路线,民间路线。家国天下路线和人天下路线,两条线一直是相互影响的,有面子有里子,一阴一阳之谓道。

再回到家国天下路线,从这里开始就是讲如何平天下的,“国治而后天下平”。而后,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楚书》是啥?楚国的史书啊。楚国是什么国?南方的蛮夷啊。舅犯,是重耳的叔叔,他们这一群逃亡的人,把“仁亲”作为最看重的。一个是缺少教化的国家,一个是没有家国的人,他们把“善”,把“仁亲”,作为立世的根本。善与仁亲,都是明德之异说。

引这两个典籍,其实就说明了天下的广大,以及天命是有可能落到楚人,或者失去家国的人头上,这一点是我们需要留意的。我们这个文化,其正名,不在于血统,而在于道统和学统。

所以楚国和晋国,在曾在春秋时期做过霸主的,位列春秋五霸之中。

曾子处在春秋到战国的过渡时期,《大学》的终极指向是明明德于天下,他的志愿是天下太平,不在于某一家某一姓能够成为天下共主,而是谁能够真正地行仁道,让天下老百姓有好日子过。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秦誓》,书经上的一篇。这里讲的是用人。一个臣子,自己没有才能,但是呢,他能够容人和用人才。这样的臣子能帮助君王治理好国家。一个臣子,自己没有才能,还不能容人和用人,这样的臣子,就不要任用了。这往大了讲,一个君王,并不是多么有才能的人,而是需要一个能容人和能用对人。这就是君王的德性之厚。

秦誓,是秦穆公所作。曾子先后引用楚国、晋国、秦国相关的典籍,可以想见,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可这几个国的功业的。

这是从择贤用人方面,谈如何治理好天下。我们在上一节谈到“财”的问题。其实治理好天下,要把两方面做好,财政系统和人事系统。为天下做事的人和资粮。应象到中医,那就是脏腑和气血。气血要聚散有度,流转畅通。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君主治理国家,在用人上,要有原则,有决断。不做老好人,臣子能力和品行都不行,那就罢免,流放。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看到贤能的人而没有提拔,或者提拔了但是提拔的太晚,已经失去发挥才能的机会,这是命该如此。而如果看到这个官员德行不行还不辞退他,即便辞退了,不和他真的疏远,这就是君主自身的过错。这是君主可控的部分。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这里就是谈师心自用还是讲求一个公道。君主做选择,那是要讲公道的,不能凭着个人的偏好来。所以君主要遵循大道,忠于大道,让民众信服,这样才能得民心,受天命。如果骄傲、任性,那就会失去民心,不能受命于天了。

几千年来,我们文化的主流还是走家国天下路线。这条路线,会在道之以德和道之以政之间做平衡。做到平天下,明明德于天下的层面,必须以“道之以德”才能够实现。道之以德,是家国天下路线的理想状态。家国天下路线之上,更平和的就是人天下路线,就是每个人能自由、自觉、自主,于天人之际逍遥于天地间,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路线。而家国天下路线越来越难走,会落为法天下路线,这就是秦朝一统的路线。法天下的路线,把齐之以刑用到极致,把家国可谓消弭殆尽,而人之天性也受到法的压制,必然难以长久。可以看到,家国天下路线,是一条中正平和的路线,几千年来,也奠定了我们的民族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