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浴室滑倒、基金套牢……年轻人请拿好这本“惜命指南”!

 城市画报 2021-03-15

文章来源: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

在《锵锵行天下2》里,主持人窦文涛形容了疫情期间,他亲历的“生存焦虑”:

待在家里整整200天,其中有100天门都不敢出。电梯门一开,就喷酒精消毒,但还是连续三天不敢进去。

尽管有些夸张,却有不少人深有同感。“年纪越大越怕死,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染上病毒、碰上意外,走了都没人发现。”

曾经放肆,如今比谁都惜命。很多年轻人如今进电梯仍要垫几层纸巾,背包里酒精洗手液从不缺席,还会自我规定回家的“门禁时间”……说起理由,那就是近来浴室被困、货拉拉女乘客跳车等悲剧的频发,让他们着实有些怕了——想要没病没灾地活着,怎么就这么难?

当代青年「惜命行为」一览

「从没想过

我也会在浴室滑倒」

1.  每次洗澡,都忍不住脑补自己在浴室滑倒受伤该怎么办;

2. 浴室里囤得最多的不是卫生纸,是防滑用具——地垫、拖鞋、擦地毛巾、强力吸水拖把、加大码排气扇……

3. 如果租到了没有干湿分离的浴室,洗完澡第一时间开排气扇,并强迫症发作把地面拖好几遍;

4. 会不自觉留意浴室里哪些角落看起来最尖,撞上去最疼;

5. 为了在碰到意外时第一时间求助,洗澡必定带手机;

6. 通讯录里同事的电话没几个,却把小区物业24h值班电话、街道民警值班电话、急救中心120、开锁师傅和水电工师傅等的电话都设置成了快捷拨号;

7. 租房时会避开在浴室里带燃气热水器的房子,如果住下了,哪怕冷到打颤,洗澡也会开排气扇,每天都怕一氧化碳中毒;

8. 泡澡时会设闹钟。15分钟还没到就忍不住站起来,生怕自己下一秒就晕了;

9. 对洗澡状态要求极高:饿坏了、吃撑了、运动完大汗淋漓、刚睡醒的时候,都不会去洗澡;

10. 害怕触电,因此绝不在湿漉漉的浴室里开电风筒、卷发棒等电器,吹头发也会让电风筒离头发半米远;

11. 恨不得给浴室里的玻璃门贴三层防爆膜;

12. 甚至计划在浴室里安装老年扶手。

🚕

「为了人身安全,

我对外统称自己从事法律行业」

13. 独自出门都坚决走路或者坐公交,和熟人在一起才打车;

14.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一上出租车就会和亲友开视频通话壮胆,并且把车牌号码告诉他们;

15. 白天打车,也会设置紧急联系人;

16. 在机场、车站、火车站,上车之前会反复和司机确认收费规则,打表还是不打表,不打表的话怎么算;

17. 紧盯地图,绝不在网约车上打瞌睡;

18. 遇到搬家等大事,会叫上朋友帮忙,也会和司机充分沟通、反复确认收费细节;

19. 去外地旅游,攻略做得比给客户的方案还要细致,生怕被司机宰客,乱拉到别的收费景点;

20. 遇到司机有异常举动时,会保持冷静,避免正面冲突;

21. 遇到有骚扰行为的司机,会偷偷录音,保留证据,第一时间按键报警;

22. 一个人走夜路,不戴耳机,还会故意把步子迈大点,手臂甩开点,表情严肃点,让别人误以为自己是麻辣女兵;

23. 当发现可能有人尾随,会试图甩开:先走去马路对面,在对面的马路往回走,余光注意对方如果还是跟着自己,立马跑去人多的地方;

24. 日常收藏防身常识,并时常在脑里进行演练。如:对方从身后搂住自己时,保持冷静摸到他的小手指,用全力去掰折它,然后再踢裆,再赶紧跑;

25. 出门会随身携带防狼喷雾,或者口腔喷剂,用来防身;

26. 还掌握喷雾使用技巧:呈z字型喷向对方面部,同时要屏住呼吸;

27. 会给自己准备一个专门面向陌生人的、具有威慑性的特殊职业,坏人听了会犯怵的那种。比如法律行业、刑侦行业等(只在自卫情况下使用);

28. 会在手机里设定紧急联系人或者报警,并且隔一段时间就会确认是否还生效。(如华为手机、苹果手机,可设置按五下关机键通知紧急联系人)

💰

「我持有基金,不炒基金」

29. 不随便和人聊基金股票,聊就是那一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30. 只用闲钱来理财,下个月还花呗的钱、下季度的房租都会好好存起来;

31. 会用未来3年的愿望清单激励自己每个月存钱,比如换台相机;

32. 但当愿望清单的钱存够了,往往也舍不得轻易花掉;

33. 超爱记账,看到每个月底“抠”下一大笔钱巨有成就感💰;

34. 看待涨跌极其理智。一旦收益率到达预期的“止盈点”,马上收手;

35. 要是亏损到了预期的“止损点”,也会果断地撤出;

36. 买完基金就会忘记它;

37. 同意巴菲特说的:如果你没有持有一种股票10年的准备,那么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这种股票;

38. 不会劝人投资,更不会随便给别人安利基金;

39. 不凑热闹,不混基金饭圈;

40. 对待金钱的态度十分谨慎,基本没怎么亏过钱;(👉这届年轻人有10000+种亏钱方式)

41. 没有在直播间买东西的习惯;

42.除了不买不必要的东西,还会定期清理闲置的健身卡、信用卡、加油卡、洗车卡、充值会员卡和视频会员卡。

🚑

「18岁,别人考驾驶证,

我考急救证」

43. 家里可以没有零食柜,但一定要有家庭药箱;

44. 家庭药箱的配备参考:创可贴、纱布、绷带、红药水、体温计、感冒药、退烧药、清凉油、跌打酒、肠胃药、眼药水、眼膏剂和硝酸甘油等。(还会定期分类处理药品,药品和包装都属于有害垃圾。)

45.专门学习了“海姆立克急救法”,为的是在家吃饭噎着了,能救人也能及时自救(一种专门抢救急性呼吸道被异物阻塞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的方法);

46. 别人考驾驶证,他们考救护员证。救护员证的培训内容一般包括现场心肺复苏术(CPR)、AED使用、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外伤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报名渠道:可在网页搜索“中国红十字会”,点击“我要参与-应急救护培训”参与报名。)

47.拿到救护员证,还会定期去复训,更新急救知识,保持手感;

48. 常常在脑海里复习急救知识,在地铁、动车或者飞机上也会随时做好救人准备,但更希望自己用不上这些技能;

49. 关注AED等急救设施服务的动态,知道部分城市已上线AED导航地图(如深圳),在微信“支付-城市服务-急救服务”里可查询;

50. 进入公共场所,会第一时间留意紧急出口、急救用品或AED的摆放位置。最希望万一自己有一天倒下了,周围有人敢救,也有设施可救。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人大代表们和政协委员们的不少提案,直截了当地戳痛了当代年轻人方方面面的生存焦虑:

居住门槛——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建议为单身青年提供租购房优惠,或提高地方公租房的供给;

急救焦虑——全国人大代表陈玮建议将心肺复苏术培训纳入驾考;

职场困境——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

个人隐私——全国政协委员魏世忠建议严惩过度收集个人信息APP……

见识过现实的雷区,比起继续大大咧咧地活着,更多人“认怂”了,开始研读《惜命指南》。我们所需要的生存必修课还有许多,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危机时刻,躲得起,也躲得过。

特别鸣谢 好心八组鹅 提供出行安全建议

今日编辑 潘心怡

实习生 周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