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故宫,满清入关的前沿基地,凝聚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野心

 剧透历史 2021-03-15

说到故宫,很多朋友最先想起来的是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也就是明清二十四帝居住和办公的紫禁城。然后就是朱元璋手里建造的,基本已经毁弃得差不多了的南京故宫。

但大家知道吗?在东北的沈阳,还有一座知名度比不上前二者的故宫。可能有人想问,历史上没有朝代在沈阳建过都,沈阳哪来的故宫呢?

众所周知,辽东是满清的龙兴之地,而漫长的时间里,辽东的中心都是辽阳,清太祖努尔哈赤便定其为都城,还在辽阳城东太子河东岸修建了新城“东京城”。

后来因为沈阳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无论是西打明朝还是南征朝鲜都更为便利,于是将都城迁到了沈阳。

也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努尔哈赤迁都是迫不得已,辽阳汉人反对情绪太大,动不动就在水源、食物里下毒,努尔哈赤实在吃不消。再加上明朝将领马世龙、毛文龙等意欲围困辽阳,努尔哈赤这才赶紧撤到沈阳,并将沈阳改名为盛京。

这一搬家,就得有住宿和办公的地方。沈阳原先不是哪个政权的都城,没有旧的宫城或其它大型建筑群可供使用,只能现修。

从这里也能看出,努尔哈赤迁都的决策十分仓促,因为通常王朝迁都,得将新都城修建好再搬,比如明朝从南京迁往北京,朱棣就是等宫室修好才动身。

努尔哈赤下令在原沈阳旧城的中心,快速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这是营建沈阳故宫的开端。

大政殿又称八角殿,起初叫大衙门,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事情都在这里进行,顺治也是在这里登基的。

十王亭则是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在大政殿两侧呈八字形依次排列,拱卫着大政殿。

说明一下,大政殿、十王亭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这11处建筑就像11座帐篷,只是帐篷可以移动,亭子移动不了,似是在向汉人建筑靠拢。这是满族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进步。

接着,努尔哈赤以大政殿所在的城中心为基准,划定八旗的居住区域。东侧属正红、镶红旗,北侧属正黄、镶黄旗,南侧属正蓝、镶蓝旗,西侧属正白、镶白旗,而各旗的贝勒府邸只能在本旗的地界内盖造。

努尔哈赤死后,继任的皇太极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没有搬到父王的宫殿,而是将自己的四贝勒府改建为新的皇宫。

随后几年间,皇太极以自己的宫殿为中心,续修了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原来的皇城中心大政殿和十王亭成了东路建筑。

这其中,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华丽大气;崇政殿位于中路前院正中,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凤凰楼坐落于沈阳故宫中路建筑群的中轴线上,是当时沈阳的最高建筑,站在楼上,整个沈阳全景尽收眼底。

清宁宫是皇太极和皇后的居所,即中宫。麟趾宫住的是贵妃娜木钟,关雎宫住的是皇太极的真爱宸妃海兰珠,衍庆宫住着淑妃巴特玛,永福宫住的是庄妃布木布泰,即顺治的母亲,史上有名的孝庄太后。

满清入关之前,沈阳故宫的重要建筑基本就是以上这些。入关后,清朝的政治中心基本集中在了北京,联系蒙古各部落的木兰秋弥,又在承德避暑山庄举行,所以左看右看沈阳都没有什么继续营造的必要。

但乾隆好大喜功,似乎觉得这么简单的皇宫配不上先祖的身份。从乾隆四十六年起,在西路修建了一系列建筑,包括扮戏房、戏台、嘉荫堂、宫门、文溯阁、仰熙斋、碑亭和九间殿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文溯阁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外观两层,实为三层,每层六间,取《周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古今图书集成》亦收藏于阁中。这也算是给尚武的满清腹地,营造出了一分文化的气息。

总体来说,沈阳故宫极有女真文化的特色,所有宫室皆修建在三米多的高台之上,高台周围有围墙和巡逻更道,便于瞭望敌情,时刻警惕来犯之敌,充满了军事堡垒的特征。

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位帝王的相继营造,沈阳故宫共有建筑100余座、房间500余间,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

单看这个数据好像挺大,但是南京故宫皇城面积6.53平方千米,北京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与这两者相比,沈阳故宫很小。

但不管怎样,它也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中国关外唯一的皇家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东巡时,都以沈阳故宫为住所。最后一位东巡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自他之后,清帝内忧外患,再也没有东巡。

随着沙俄与日本的势力介入,沈阳故宫没能逃过侵略者们的祸害,沙俄军队曾在东北盘踞三年,昔日的皇城成为了俄军的操练场,日军也从沈阳故宫中掠得许多珍宝。

到了近代,经过修复的沈阳故宫大部分建筑恢复原貌,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7年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