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车笔记:面对走廊的座位

 df7086 2021-03-16

梁东方

普速列车上的座位是不可选择的,由售票系统按照其内定的顺序自然排列,买到什么位置上的座位完全取决于你买票的那一刻的偶然。尽管也有人总结出了什么号是挨着窗户的,什么号是挨着过道的,但是意义不大,因为你想买到某个位置上去也完全凭了运气,自己不能主宰。

这和高铁动车的情况迥异,在那样的客运专线上的列车购票系统中,买票人是有选择的权利的,只要有可能都会尽量满足。

例外的只有普速列车的卧铺,如果不是电脑购票、手机购票之类的网上购票的话,去柜台买票,不论是火车站的柜台还是火车票代售点的柜台,都可以指定在上中下铺之中指定要买哪一种。

这样一来,坐普速列车的硬座,每次能坐到哪里,一般都是上车找到了座位号以后才能了然:挨着窗户或者挨着过道固然欢欣鼓舞,正好在三人座的中间被前后左右堵得一动不能动,如同镶嵌进去了一般,也没有办法。每次坐车,走进车厢的时候,都像是押宝以后出结果的那一瞬间,位置是好是不好,终于要有结果了。

这一次我的位置可以说是好到了极点,几乎是车厢里所有位置中最佳的一个:对着走廊,对着车厢门,是三人座的靠走廊的边位,对面却是两人座;也就是说,对面没有人和你促膝而坐,你可以伸出腿去,自由舒展。

整个列车上这样的位置大约只有这一个,不是每个车厢都有,也不是车厢两头都有。因为要产生这样的好位置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车厢这一头得有办公席。办公席前为了方便旅客在柜台前站立,才去掉了我对面的那个座位。就是这一个座位的空间使其对面我现在坐的这个位置空前宽敞起来。尽管在那宽敞出来的一点空间上已经堆上了行李,但是行李旁边还是有伸脚的地方的。

不要小看这能伸腿的一点地方,如果是长途坐车的话,有没有这个地方不仅可以决定当下的舒适度,还可以直接决定你是不是会因为长时间被镶嵌在一动不能动的位置上而腿肿与否。比如现在坐在我这一排三人座里面挨着窗户的位置上的这一位,身高足有一米九,坐下以后那是一动不能动的。我斜对面的这个两个人座外侧上的这个女人,则一直在反复做着脑袋向后靠靠不住,不由自主地向旁边耷拉下来,耷拉下来又因为身体过分难受而被惊醒,惊醒以后坐直,坐直以后又耷拉下来的无穷动作。火车上的每个人都很安静,每个很安静的人其实都坐得不是很舒服,区别仅仅是不舒服的程度大小而已。

只有我这个位置,几乎可以说是舒适的。过来过去的小车、打水的泡方便面的上厕所的人、查票验体温拿着仪器逐一比划行李架上的箱包的人,走到这里都会自动绕一下,偏一个角度,我没有通常坐在挨着走廊的位置上的那种频繁地向里移腿缩肩膀挪身子的麻烦。

这样,因为没有挨着窗户,不能看窗外的风景的劣势也就不在话下了。看着走廊的纵深,看着本车厢的门和对面车厢的门连通在一起,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不断扭动的胡同所形成的、越来越远的透视效果,看这个透视效果里不断走过来走过去的人,也没有了车厢里的视野压抑之感。

可以观察到的是,从车厢里频繁地站起来,一会儿便来车厢门附近用保温杯接一次水、泡一次面、上一次厕所的,主要就是那么几个人,那么几个明显是在找个理由站起来活动活动的人。他们在自己的座位上的不适是明确的,是想改变又无从改变只能靠这样一次次站起来做自我调整。每次走到车厢连接处来的时候,他们都步履缓慢,貌似是因为车厢晃动行走不稳,其实是要拖延时间,尽量拉长自己离开座位的时间,在拉上的时间里尽力活动活动腿脚和精神。做完了自己要做的事,他们往往还会站到火车车门边的那个小小空间里,与偷着在那里吸烟的人并肩站上一下,向车厢两头看看,再看看手机,然后才会慢腾腾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在所有这些动作里,一般都很难再看到身板笔直、行动敏捷、神情专注之类通常在大众场合里有自我约束的人的表现了。在不舒适里,时间便很容易成了要打发还很不好打发的东西。

和他们相比,我这个位置不仅坐着舒服,不必站来就已经可以活动腿脚,而且上车和下车也最方便。进来以后一两步就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离开的时候站起来就已经接近车门,享有自然的“优先”之便。别小看这样的靠近车门的便利,在普速列车上车下车环节总是要人挨人人挤人地排上大队的通常情况下,能少排一会儿,能少簇拥着寻找自己座位号,能少挡住别人的路也少让被人挡住你的路一会儿,那都是乘坐质量、乘坐舒适度明显提高的重要组成元素。

当然,大多数选择了坐普速列车的人,对这些属于题内之义的不便都是无条件地接受的;他们不会将这种情形和自己没有选择的高铁动车相比,因为那样的等距离乘坐比普速列车贵两到三倍。

果然,一个小时以后,我下车之前就已经看见站台上已经站满了人。大家冲着价格而来,对舒适度大致上都采取了接受与忍受的态度。我的这个最佳位置将立刻就会有人对号入座,在对号之前也一定不会知道自己如此幸运。幸运得很不好意思,因为周围的人都明显比自己不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