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文博圈 2021-03-16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陈红京  秦婷

博物馆学教育,系指高等院校以博物馆学专业名义开展的学历教育,这在我国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六十八所高校开设了博物馆学本科专业,有四十多家单位招收培养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还有不少高校招收培养博物馆学方向的学术硕士研究生,个别高校招收培养博物馆学方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

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博物馆学教育的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对于博物馆学教育问题的研讨交流却严重缺失,这与事业发展的要求是不相称的。

本文拟根据自己的执教经验和所见所闻,就博物馆学教育中的专业学科名实关系以及各学历层次的培养目标问题做一番梳理和分析,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一、本科博物馆学教育


1.本科博物馆学教育的名与实

所谓名,指的是国颁招生目录中的学科专业名称(同时也是学位证书中的学科专业标注内容)以及院系教研室名称;所谓实,指的是教学课程体系内容。

在我国,教育部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颁布的本科招生目录中,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开始出现与考古学专业并列的“博物馆学专业”。先后有复旦大学分校(后改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及复旦大学等一批院校的历史学系开办了教研室规模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简称文博专业),开展学士学位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这一举措迎合了当时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家培养单位的文博专业教研室名称与招生目录中的学科化名称并不一致。

直到今天,数十所高校设置的院系或专业教研室名称几乎都采用“文物与博物馆学”等二合一的形式,甚至有“考古文博”等三合一的形式,唯独吉林大学设置的院系名称就叫“博物馆学系”,直接用学科名称为院系单位取名,与当时的国颁招生目录单一学科化原则相吻合。

这种现象表明,招生目录中的学科(专业)名称由教育部确定,在全国各地是保持一致的;而院系或专业教研室的名称属于行政单位概念,分别由各校自定,因而在各校间略有差异。

从各校该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除了基础课外,专业课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无非藏品相关学科与博物馆学的组合。但问题在于,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博物馆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关键是其中并不包含藏品研究,这一点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用该学科定义内容来衡量一下就会发现,任何高校都没有纯粹博物馆学的本科四年制课程设置,就连取名为博物馆学系的培养单位也不例外。

这不奇怪,实际上全世界都不存在纯粹博物馆学的本科四年制课程设置培养单位,各校课程体系往往根据自身的师资条件而选择偏重文物学或考古学等藏品相关学科内容,大多包含博物馆学、文物学、文化遗产学、考古学、文物保护科技等专业学科方向。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有时为了交谈方便,权宜地用“大博物馆学”一词来指称博物馆学专业所包含的所有学科内容,而纯粹博物馆学则用“小博物馆学”来称呼。

可见,对于本科学士学位层次的博物馆学专业来说,招生目录之名与教学内容之实不相符的情况在我国延续了三十多年。直到2013年,教育部的本科招生目录将专业名称由原来的“博物馆学”改为“文物与博物馆学”,才算做到大体上名实相符,但这又导致了招生目录名称的非学科化(国标学科分类中并无“文物与博物馆学”)。

2.本科博物馆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中老年人的印象中,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历来就是专业教育,而基础教育指的是中小学教育。其实,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世纪之交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亦即历来被认为是专业教育的大学本科教育,被重新定位为基础教育,而专业教育则在研究生以上层次展开。

不少高校大力开展通识教育,即其具体表现。这一变化对于那些本属基础学科的专业影响并不大,但对于本属专业学科的博物馆学专业来说,就需要对培养目标重新作一番思考了。

新中国建立后的大约三十年间,在针对博物馆行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考古学专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高潮期,博物馆界普遍感到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渠道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不仅考古学知识结构无法覆盖多种类型博物馆以及馆内多种专业工作岗位的需要,而且屈指可数的几家培养单位毕业生数量也无法满足行业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因而当时的国家教委在历史学之下设立博物馆学专业,就为调动这一长线专业资源参与文博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历史学院系增加了些许原本缺乏的应用性色彩,两者相得益彰。

正如上述,我国各院校的博物馆学专业本科教学体系大同小异,几乎都涉及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考古学、文物保护科技等多种专业内容。

实际上,学科知识面如此宽泛的教学内容,与其说是博物馆学专业知识,不如说是综合了文物考古类博物馆工作所可能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的基本面;“博物馆学专业”虽然是以学科命名的,但更像是以行业命名的。

我们在走访调研中得到一个实际印象是,博物馆学课程的比重很小,有的甚至连十分之一都达不到,不少学校的博物馆学师资力量往往是几门学科中最薄弱的,迄今为止仍有不少单位缺乏博物馆学专职教师,博物馆学几乎成了徒有其名的招牌。

我国博物馆学本科教学体系的特点是学科知识面较宽,大凡涉及博物馆业务工作内容的基本知识都包含在内,使得毕业生的适应面较广,为今后从事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工作(如藏品保管、展览策划、社会教育等)打下必要的基础。

但广度与深度总是一对矛盾,如果“不分主次”地多学科齐头并进,也难免会形成散点结构,从专业的角度看可能导致两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普遍缺乏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及其方法论的系统训练,这会影响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也不利于今后的学术性深造;

二是博物馆工作实习不易做到点面结合,也就很难有质量保障,这会使毕业生缺乏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自信心,也难以培养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如今本科教育从专业教育转变为基础教育的大环境下,原有的部分矛盾趋向淡化,需要对这类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总体而言,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深度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都还比较有限,距用人单位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无怪乎很多地方(尤其沿海地区)博物馆普遍把招聘专业人员的学历要求提升到了硕士学位水平。

目前文博专业本科毕业生要想从事对口专业工作,往往会想到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本科博物馆学教育果真扮演了基础教育的角色。当然,由于新建博物馆数量较多,地区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人才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每年仍会有部分本科毕业生对口就业。

二、研究生博物馆学教育


1.研究生博物馆学教育的名与实

在我国,硕士学位以上研究生培养体制的主管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其所颁布的招生目录中出现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这一专业名称,这是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置的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包含学术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耐人寻味的是,虽然研究生招生目录在此采用了二合一式的专业名称,但实际上研究生培养内容与毕业论文的方向以及导师所擅长的专业领域直接挂钩。

换言之,一名研究生所写的学位论文要么是博物馆学的,要么是考古学的,要么是文物学或文物保护科技方向的,各学科专业方向之间的方法论区别泾渭分明,知识结构各异,甚至隔行如隔山,学生的选择非此即彼,完全不同于本科教育那种包含多领域多方向的综合性。

所以,如此的招生目录意味着一个培养单位可以招收培养考古学及其相近学科(如文物学或艺术史等)研究生,也可以招收培养博物馆学研究生,而毕业时所获学位证书上的名称却都是“历史学”学位。这说明学位是按一级学科授予的,但在学位证书中会注明“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这一由两个二级学科组成的学科(专业)名称。

自2011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历史学”由原来的“一级学科”改称为“学科门类”,其下属三个新的一级学科包括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

这意味着原属二级学科的考古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相应地,招生目录和学位证书中也统一改用一级学科的“考古学”作为专业名称。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学科分类调整后,原来与考古学并列的“博物馆学”这个二级学科名称,从研究生招生目录和学位证书中消失了。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原有博物馆学等非考古学培养方向的取消,改变的仅仅是出现在招生目录和学位证书中的专业名称,实际上原有的多种招生培养方向(如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文物保护科技等)依然存在,然而对于博物馆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来说,这意味着从原来的名实相符转变为名实不符了,因为从逻辑上讲,博物馆学与考古学之间并非从属关系。

上面所说的研究生培养系列都属于科学(学术)学位。而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中,《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自2011年开始出现了“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的名称。

需要厘清的是,该专业学位的名称是根据“行业名称”来定的,而不像科学学位名称那样取自学科名称。反映出专业学位带有鲜明的行业(职业)性和应用性特点,既然名称中出现的文物和博物馆这两个词的所指是行业概念,意味着现有涉及这两个行业的绝大多数带有应用性特点的学科专业方向(如文物学、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科技等等),都可以在“文物与博物馆”这一专业名义下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但学生毕业时所获的学位证书中并不标写所学的具体学科(专业)方向名称(如考古学或文物保护科技等),仅标写该学生在该校“完成了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计划”,授予“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学位。

归纳起来,目前我国博物馆学的学历教育主要涉及以下三种专业名称及四种学位:

1)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的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制4年);

(2)授予“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制2~3年);

(3)授予历史学科学硕士学位的“考古学”专业(学制2~3年);

(4)授予历史学科学博士学位的“考古学”专业(学制3~4年)。


本文之所以要梳理名实关系,是因为2011年出现学科专业名称变更之后,由于部分地方人事工作者没有及时跟进掌握相关信息,已经在文博行业招聘和学生就业资格审核工作中引起了不少麻烦和混乱,原属紧缺人才的专业毕业生也被误当作长线专业人才对待,使得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都蒙受损失。

希望博物馆人事部门关注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系统这些专业名称的变化,认真比对原有《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与现行《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之间的差异,及时做好相应的修改调整,以免影响文博专业岗位招聘和学生对口就业。

2.研究生博物馆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由上文可见,研究生博物馆学教育的层次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学历层次意味着各不相同的培养目标。在此逐一做出简要分析: 

 (1)专业硕士学位——行业就职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工作始于2011年,培养周期为2~3年制。这个以行业命名的学位体制的建立,因应文博事业发展的需要,缓解了学术硕士招生规模日趋收缩给培养单位造成的压力,得以另辟蹊径扩展教学培养规模。

同时使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从以往的满足学术型人才需求为导向,转变为以满足行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导向,更加切合文博行业实际。

专业学位比较适合应用性学科,尤其适合那些偏重“改造世界”而非“认识世界”的学科。目前“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所含的学科方向主要包括文物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文物保护科技、博物馆学等,这几门学科对该学位特点的适应程度并不完全相同,大体上学术性越强则越难以适应该学位特点,程序性和实操性越强则越容易适应该学位特点。

通过这几年来的实践已经体会到,博物馆学这门偏重“改造世界”的应用性学科,是特别适合专业学位培养体制的。与上述本科学士学位层次的基础教育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是基础专业知识的应用性提升强化阶段,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直接对应文博行业的专业工作岗位。

其目标就是为文博行业培养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复杂问题的专业工作者。显然,这也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学术学位那种强调理论研究的培养风格。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规模已经远超过学术学位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培养规模,已经成为博物馆专业人员的主要来源渠道。

 (2)科学硕士学位——行业就职或继续深造  

科学(学术)硕士学位的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培养周期一般为三年制。科学硕士是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在早期研究生培养规模还不大的时候,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是很正常的。

相比本科基础教育,研究生培养特点是缩小学科广度而增加专业深度,培养过程强调问题导向,一手抓材料,一手抓方法,力求在课题领域有所创新,使学生在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能力方面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这样一专多能、上岗后能很快独立承担专业工作的人才,显然要比本科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与学制较短的专业学位硕士相比,科学学位硕士可谓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行业就职方面仍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在学术能力方面也更有后劲,并且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已有部分院校采取了“硕博连读”机制,从在读的学术硕士生中选拔优秀者免试直升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但现实中由于师资力量等原因,博物馆学的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一直就很有限,随着我国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日趋收缩,加上继续深造攻博也消化了一部分,科学硕士毕业生就更少,显然已不能指望通过这一渠道来满足文博行业的人才需求。

 (3)博士学位——高校师资或行业就职  

多年以前就听说,国外只有英国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系招收培养博物馆学方面的博士研究生,所授予的学位叫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此“哲学”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科学学位,并非哲学专业的意思。

我国则是进入本世纪后才开始有极个别学校培养博物馆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标志就是撰写纯粹博物馆学内容的学位论文,毕业时授予历史学博士学位,可见这在国内外都属于凤毛麟角的现象。

我国的文物与博物馆博士专业学位体制尚未建立,目前所见到的该领域博士学位论文均属于纯学术性的风格,目标显然指向为大学的博物馆学专业培养师资。对于这门在社会上几乎没有对应研究性岗位的科学学科来说,博物馆学理论在大学的确要比在行业更能派上用场。

我国高校的博物馆学专业发展速度很快,其中最缺乏的就是博物馆学专业教师,现有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远远不能满足这一紧迫需求。其实,是否具备博物馆学教学的能力与是否写过博物馆学的博士论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因为目前我国高校几乎都把博士学位作为招聘教师资格的底线,而培养博物馆学方向博士生的单位又十分稀少,所以普遍感觉缺少师资来源。

另外,由于高校学科评价体系没有为博物馆学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估计在短时期内没有增加培养渠道和数量的可能,很多学校相关师资队伍建设不能仅仅指望博物馆学的博士毕业生。

当然,博物馆学的博士毕业生也并非只适合教书,选择对口的行业就职也属于正常现象。

总而言之,博物馆学的本科教育目标已经从以往的专业教育转变成为专业基础教育;作为专业教育阶段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又分为应用风格的专业学位和理论风格的科学学位两类,部分高校的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已经超过了本科生,成为博物馆专业人员的主要培养渠道,博物馆学的科学硕士培养除了为读博者提供生源外,也是博物馆专业人员的次要培养渠道;博物馆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高校专业师资培养和行业中的研究性岗位,虽然需求急迫,但培养渠道极为狭窄,且暂时还看不到扩展的可能。

与其他应用性学科相比,博物馆学教育的学位层次算得上比较齐全丰满,包含了广博基础、实践应用、理论研究等多种培养目标。无论是考生及其家长、还是在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人事工作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做出适当的选择。此乃本文主旨。

    本文来源    

    《中国博物馆》杂志2019年第3期    

图片为后期所加,来自文博圈


订阅2021年度

中国博物馆杂志

点击上图快速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