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发

 mandy53wiuq5i6 2021-03-16

2004年搬家后, 我极少来这里了, 上次来这家小店理发也是10年前的事了吧?

店不大, 从前生意就不错,每次去总有四五个顾客,现在更是放了可以理九个人的座位, 挤得满满的. 我进门时, 六七把剪刀正咔咔作响。

电视机开着, 历史剧主人公正在说蛤蟆嘴大, 耗子嘴小, 这当官的, 没一个好鸟……”. 顾客和理发师们都哄笑。丁老板脑勺后面剃得很光, 上面扎着一个新潮有力的辫子, 已是中年人的身材, 但不算太胖, 也不太油腻。

这店他开了26年了. 2001年我第一次来理发时, 他是主剪, 相当于现在理发店的顶级总监, 带徒弟, 天天忙忙碌碌。

每次都是他给我剪, 收费5元. 他那时身材清瘦, 动作麻利, 快刀斩乱麻, 10分钟出锅, 剪完后一照镜子, 嘿,还真不错! 

我向来不喜欢到所谓的高级理发店找总监剪头, 所以那时老板一直是我的理发师, 每次来, 连个眼神都不需要, 就理得立立正正。

图片

10年前来这里,老板还一边亲自操刀,一边指导旁边理发不得要领的徒弟,一边招呼进来的客人;客人离开时,收钱也全由他负责。今天我来理发,他负责看电视,招呼客人,偶尔瞥一眼理发师傅们的手艺,仍兼任出纳。小店每天早晨7点开门,晚上10点打烊,忙得不亦乐乎。

2004年,我们搬到所谓的高尚住宅区, 周围除了一个看上去不太传奇的传奇广场, 就是一片旷野。广场里有女子养颜美容店, 若不是有个理发师在里面租了一个位子, 我们这些苦哈哈的男士在方圆三公里之内还找不到合适的理发店。

既然是女同胞们的高级美容店, 这位子不便宜; 理个发, 打完折也要三四十元, 好处是近在咫尺。国家领导人都提倡不折腾, 我也懒得走远, 每次步行几分钟去理发。

我父亲当然从来不会在这种地方理发. 他一般骑自行车, 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车程之内, 有几家便宜的街头理发点, 2元到5元不等。

父亲为我没有学会理发而遗憾。我小时候, 只要他在, 我的头发全由他包办. 他总给我理非常短的小平头。我本不在意, 但上中学后, 总有同学指指点点取笑我刚理完发像个和尚。我那时年少, 不像现在什么都不在乎, 把这种同学恨得要死。

于是, 父亲不在的时候, 我就去理发室. 起初理发只要几角钱, 后来慢慢上涨, 最后甚至到1元了吧。理发师水准不算很稳定, 但是愿意按照我的意愿不给我剪太短。父亲看到理发师的手艺摇摇头, 说又贵又不好.

上大学就解放了, 随我怎么理都行。不过一般我就理个平头, 偶尔也板寸一下。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偶尔放飞自我, 大二时, 我让理发师给我按刘德华某张照片里的造型烫了个发, 开开心心顶着蘑菇云和同学去大连旅行。

但不久我就觉得打理麻烦, 从此斩断青丝, 短发至今。

图片

工作挣钱之后, 每次去理发店, 理发师的问题开始特别多, 话题总是指向让你多消费, 只是我每每让他们失望: 不要发胶, 不需要的洗发水, 不要头发保养, 什么都不要。

这些年, 办卡流行, 我从来不愿意办. 2004年开始由小A老师服务了许多年, 忽一日再理发, 已是人去楼空. 我悻悻地去楼上另一家新开的店, 却发现小A在那里。

他腼腆一笑,说,这是我和几个人合伙开的店,我现在是总监,剪一次发128元(不是三四十元了)……但你是我这么多年的老顾客,你来,只收58元。“啊?谢谢,谢谢!”……“理得怎么样?满意吗?” “满意满意!” “那,办张卡吧,每次你来我给你剪,58元。”“好的,好的!”

我到处出差,头发长了就在当地理发。这张1000元的卡,我用了四五年……

理发体验最好的一次在韩国,朋友带我们去一家非常有名的理发店,的确好。好在哪里呢? 这家理发店就是理发界的“海底捞”! (虽然我还没去“海底捞”)。

日本的理发店当然不错,就是贵了点。

日本也有便宜的。现在上海流行的“快剪”,就是源于日本,发展至韩国,台湾,大陆.

美国的普通理发没什么好说的。1990年代去,理发10美元。现在,物价上涨,20多美元。欧美人脸型及发质和我们大不同,他们不容易理好我们。倒是有一次去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家高档理发店,42岁的越南移民(他14岁移民美国)给我精推细剪;我跟他一直聊天,问他很多问题;因为我当时想深入了解一下美国可怕的医疗费用;去理发,心思没在理发上。

一次去伦敦, 发觉头发已很长,而公司要请摄影师给我们每个人拍照。怎么办?同事在黄金地段Mayfair订了酒店,我不知好歹,沿着步行街逛,看到一家沙龙环境很好,心想我也享受一下大英帝国的优质服务,然后也好在泰晤士河畔凹造型。

品茶,闭目养神,发型师在我头上大展才华,睁眼时,也没觉得这头理得多好(还是头型和发质的缘故吧),结果花费超过100英镑!Mayfair的高档名不虚传啊,我心疼死了!还不如在丁老板这里理发,当年5元,现在也不过20元;精剪38元。而后来,伦敦的校友告诉我, 其实去土耳其人开的店,10-15分钟快剪,15英镑加小费搞定。)

父亲现在每个月去一处民居理发, 每次十元; 之前有一段时间, 他去某大型理发店理发,当时那里每月某个下午老人理发免费。

年龄大了,我开始怀旧。上次去贵州出差,清晨6点多,有老人在南明河畔摆摊,我前去理发,10分钟不到,6元钱,我的头像贵阳的母亲河一样变得清清爽爽。

图片

后记:

上面三年前的一篇随笔。昨天去公园晨练之后还不到七点,信步走到丁老板的小理发店,他已经在忙着给一位老人理发了。我非常诧异,因为从去年开始,理发店开放时间推迟,改为早晨7:30到晚上10点了。

老板精神抖擞,一边娴熟地理发,一边告诉我今天是阴历二月二龙抬头,又是周末,理发的人会特别多,他早早吃好饭就过来了,因为他知道一旦开工,根本没时间吃饭。

一旁穿着红衣服的八十二岁老人看到我,笑呵呵地说----老龙头,小龙头,都来剃龙头!

排在我前面的有五位老人,我坐下等候的时候,又有好几位住在周围的老人过来,有人大惊,“唉,怎么回事?我以为是第一名,结果连前三都排不上?

我问老板平时店里生意怎么样,周围的老人抢着告诉我,“生意不要太好,雇了八个理发师都忙不过来! 都是住在周围的老主顾。

图片

每隔几分钟,就又有人过来要理发。老板马上一边理发,一边打开免提拨电话,电话铃声不断,但没有一个人接电话,对年轻的理发师们来说,可能的确太早了。

但7:20的时候,一个小伙子匆匆赶来,老板满意地说,“他6:50就出门了!” 

老人们都点名要老板理发,我作为“年轻人”, 由小伙子打理。洗头理发吹干一气呵成,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

今天是吉利日子,老板在理发店里醒目地贴着“今天是龙抬头,加五元,敬请谅解

我就加了五元,昂着龙头,坐地铁回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