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长征在绥阳

 yczx 2021-03-16

  历史事实: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强渡乌江、智取遵义后,红九军团向湄潭运动,其中第8团经麻家坝进入郑场,住在张王庙、狮子山、禹王宫等处,秩序井然,受到群众欢迎。红军召开群众大会,建立新政权,委任谭信章任区长,组织群众打土豪分浮财。1月8日,红8团翻永山坎、南门桥,进占绥阳县城。1月15日,筹备建立绥阳县农民协会,姚朝珍任副主席。1月16日,开仓济贫。1月17日在文庙召开千人大会,分发打土豪的收获,并进行军民联欢。

  1月19日,红军挥师北进,红8团从绥阳县城经蒲老场、牛心山、四面山去遵义城。殿后的9名红军与国民党黔军遭遇,一个小红军在马家堡被俘。敌人拷问他,他凛然正气,高声应答“我姓红名军,家住中国。”其他什么也不说,英勇牺牲。

  3月初,红军组建了遵湄游击队,牵制敌人,在绥阳县活动四月之久;3月下旬,红九军团“马鬃岭分兵”后,迂回战斗于宽阔、太白一带,掩护中央红军主力安全转移。

  主要战斗:红籽坝战斗

  1935年3月2日,红军在遵义老城组建了遵湄绥游击队,任命王有发为政委、周凤山为队长,下辖四个分队,活动于遵义、湄潭、绥阳边缘地区,配合主力红军转移。3月下旬,余分队长带领11名战士到郑场红籽坝,被敌人包围于詹雨顺家,因寡不敌众,战友牺牲,余分队长落入敌手,3个敌人抬他走,途中他趁敌不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浩气长存。当地群众收验尸骨,召开大会,记载英烈。因只知红军分队长,姓余,战士皆不知姓名,只能建烈士墓以祭奠。

  红色遗迹·纪念物

  红籽坝战斗遗址

  绥阳县烈士陵园

  卧龙山“贺龙元帅曾驻”石碑

  经典故事:

  柞蚕坡的得名:一个姓万和一个姓古的红军伤员留落在绥阳林老汉家,因为国民党搜查很紧,林老汉连夜把他俩转移到一个荒坡上,搭上棚子,让他们养伤。两红军见此土地肥沃,又相对闭塞,老万便主张开荒,老古赞成,种下了柞树。半年工夫,在林老汉帮助下,红军把荒山种成柞树岭,并开始养蚕。两位红军伤养好,告别林老汉,去延安找大部队。两个红军走后,才三年工夫,这一带就有人养起柞蚕来,制成丝棉被,盖在身上暖融融的,他们都打心眼里感谢老古老万。这座荒山原来没有名字,由于有了柞树,也就得名“柞蚕坡”。 (黄先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