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须Mike授权并注明来源:公众号-Mike外贸说 学外贸,做外贸,最重要的是脑子里要有东西,有了东西以后要变得系统化,系统化后才懂得如何正确输出!带领团队亦是如此,要有所规划,有的放矢。 如何做外贸 很多人提到学习如何做外贸就是直奔找客户。 其实,就算教会了你如何找客户,就算你找到了客户,如果你的产品知识,行业知识,谈判技巧并不过硬,一样是无济于事,难以将生意揽下,只能看着客户经过,去给别人下单。 所以,Mike认为,抛开产品知识和行业知识,我们首先要去学的,不是如何去搜索客户,而是外贸的流程,其次才是谈判技巧,然后才是找客户。 但是,在此之前,你必须要去熟练掌握产品知识(与外贸流程同步进行是不相抵触的)。 关于开发客户 如何培训业务员 之前也有很多的新上位的外贸公司经理私聊 Mike,问该从何下手去培训下面的业务员,如何去引导业务的进行与拓展。 其实,Mike认为公司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规定,比如: 规定员工定期去工厂学习(比如每月1~3次),下车间看产品生产流程。 不懂的还可以顺跟操作师傅聊聊(业务员也别傻问,可以请人家吃饭,哪怕你送几盒烟) 至于外贸流程,我想大多数外贸人都懂,除了太新的新人,所以这方面主要还是培训一下涉及产品的市场和市场要求(产品种类,涉及应用行业,针对性规格要求,各国市场认证要求等等),让业务员有的放矢,而不是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碰。 规定每周开个业务会议,汇报业务进展; 规定每个月开个交流会议,讲讲自己开发客户、谈判客户的心得体会; (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可以要求每个业务做PPT,以投影仪方式解说,地点设在在会议室)。 其实,很多业务并不一定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心得(不是每个人都像Mike这样慷慨大方),这主要还是要靠经理的带动和培训。 规定客户从属体制,避免业务撞客户,纷争,造成公司不必要的损失。 (问题普遍存在) 有人说,总不能有了客户就集体通报,公司也没有购买系统(舍不得花钱) 那么可以每周或者每月列表自己客户的具体信息(国家,客户名字,客户公司名字,联系电话,联系邮箱等等,统一交给经理或者老板,这样上层就可以针对性审核,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而业务员彼此也不会看到彼此的客户信息,这样就不用担心抢客户发生。 即使最后还是发生了这一情况,可以比如根据实际联系时间,谈判进度,利益点切入等,划分客户归属,毕竟,公司的利益为重,对于未得到客户的,称单后也应予以奖励作为安抚。 对于公司的各种底线,也要事先说明,比如付款方式,很多公司就是发货前就要全部收到,那么你如果无法撼动老板的决定,就只能坚底线,尤其是在大环境非常不好的今天,更加要小心防备,就像很多国家地区现在仅需要提单复印件就可以提货了,有的甚至什么都不需要就拿走了,这对我们出口公司极为不利,必须做好必要的防范底线,哪怕是老客户,在走了几单后就要求改变付款的,一定要小心对待,不可大意,很多人在这上面吃了大亏。 不要盲目信任,哪怕是老客户。(因此,公司的底线规定也很重要) 外贸,错综复杂 你仔细想想,外贸本身真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事情,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 就像我写东西,都刻意降所有的关联篇章穿插联系到了一起,这就是在引导大家要系统化自己的学习,自己学到的东西如果一直是碎片化,零散化的东西,那么就算你学习知识以后有进步,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为你没有做到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有人说,别扯用不着的,我就想知道怎么搜客户!!! 其实你回头再仔细想想,就算让你搜到了潜在客户,你对产品,对行业,对客户背景等,都不甚了解,你能拿下客户么? 就算都很了解,谈判能力很差,你能拿下客户么? 就算什么都好,工厂供货能力,交期等无法达到客户要求(客户不对口),你能拿下客户么?
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才可以在工作中更多的保护和获取自己以及公司的权益。 PS: Mike 希望自己带给大家的都是思维模式,而不是行为模式,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私企销售与营销总监; N家工厂代理; 阿里巴巴名人堂嘉宾; 某外贸论坛特邀专栏作家;(就不给他们打广告了) CATTI 国家二级笔译; CATTI 国家二级交替传译; 其实MIKE还有会计和税务相关证件,但是实在受不了乏味琐碎的工作。 Mike一直在做的工作是: 国内外营销(SEO+SNS+Content Marketing等)+外贸+翻译 (笔译与在线会议居多,不用到处跑); Mike最有成就感的稿子就是一直在给一位在四川的医学女博士翻译论文,发到国外的期刊杂志评级,去年的一篇翻译稿件还为她的导师获得了不菲的奖金(你懂的,虽然文字是她写的,但是博导一般都是占据头衔) 又是看了就走? 点赞,评论,转发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