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遍豫南丨探秘鄂豫边界秘境——鸡笼山!

 人间子晴 2021-03-16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土人情、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欢迎投稿、交流。微信:37096414   QQ:652371646

寻访鸡笼山
         文/北雁南飞

  鸡笼山是河南与湖北两省的界山,具体来说是姚畈与山店的界山,分大鸡笼山和小鸡笼山。


大鸡笼山和朝天山同一座长形山体,东西走向,大鸡笼山耸立于山体东头,比较高大,在姚畈可以看见;小鸡笼山位于大鸡笼山东北侧,相对矮一些,基本位于更远的山店乡境内,只能远远地看见山顶。


到鸡笼山去看看,是我一直的心愿。国庆节回老家期间,求老父亲一同前往,一来带他兜兜风,二来想请他作向导,因为我对鸡笼山那一带的地形和路线都不是很熟悉。

我们从玄坛岗翻山岭,进入河南境内,一路边走边看。


玄坛岗是一条十多里长的山岗,东西走向,玄坛村的村部就位于山岗上,每年这里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吸引两省交界的群众观看,很是热闹,也很著名。

玄坛村村部

  

山坡上有座寺庙,是玄坛观的观音寺,每年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生日,远近的香客络绎不绝,进香祈福,盛况空前,玄坛村文化艺术节就是利用这一天的机会一同举办,香客们既拜了菩萨,也观看了演出,还逛了风景,一举多得。

  

近两年玄坛村利用民间集资和政府部分投资,新修了大殿,已经竣工,远处看起来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在大山的深处,有这么宏大的建筑,也算是发展的很不错了。

 

 过了小曾湾,看到一座高大的牌楼,只见上面书写着“风楼岭”,左右两侧大柱上是两幅长字楹联。父亲说,这一条山沟形似一只凤凰,这个狭窄的地方形似凤凰的颈脖,叫凤凰颈。


凤凰颈处有一条小河,是两省的界河。看着这座高大的牌楼,觉得既是湖北玄坛村的招牌楼,也是一座方便两省人民的风雨楼。往返于宣化店和玄坛村的公汽在牌楼下的广场掉头打转。


过了桥便进入河南罗山县山店乡地界,回头再看,牌楼顶端写着“玄坛村”几个大字。


那桥是新建立的,连接着两省的交通和商贸,更多的是连接山区人民的情感纽带,毕竟两省边界人民世世代代往来,通联,通商,通婚,是一种非常实在的便民桥,尽管河南这边的道路还不十分宽畅。

  

牌楼旁边有一座两层楼的老式房子,是个商店,现在几乎废弃。这个商店曾经是两省交界的便民商店,在上世纪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年代,也是投宿住店的旅馆。


我对这个商店旅馆的设立十分惊讶,在地广人稀的大山深处,建这么好的商店,它的生计能否维持的了?成本是否收的回来?


一方面这么想着,一方面觉得政府应该投资对这个商店修建保护起来,因为它毕竟为两省的边贸起过重要作用,是历史的见证。

  

前面一座山峰巍峨耸立,我禁不住停下车来拍照。父亲说,这个地方叫跌马岩,山那边还有叫万兵沟、隐兵沟、带箭沟、校场畈之类的地名及村庄。


我是第一次到这里,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些奇怪的地名,对这些地名经过逐字确认后感到惊讶,这样的崇山峻岭,在过去荒无人烟,既使到现在也没有多少户人家之地,怎么就像拱卫京师的大部队驻扎之地一样,还操练部队带兵打仗似的?

        

父亲年轻时候在这一带挖过药材,帮别人背过木材,挑过木炭,对这一代的地形再熟悉不过。他说,这些地名的得来,跟古代鸡公大王占山为王的故事有关。


鸡公大王本领高强,占领了大小鸡笼山一带。官府也奈何不了他。


但他有一个弱点,就是一到傍晚时分便双眼模糊,看不清楚,可以在这个时候进攻有利。官兵遂命一部分兵力傍晚摸近山寨,突然发起进攻,另外安排弓箭手埋伏山下。


鸡公大王猝不及防,吃不住官兵进攻,放弃山寨贼窝,大败而逃,准备夹瓦飞天的时候,无奈眼前模糊,不知该飞往何处,被埋伏的弓箭手射中,落下山沟;在随从的帮助下,鸡公大王骑马带箭伤而逃,翻过几座小山,伤痛昏迷,跌落马下,气尽死亡。


后来人们把鸡公大王中箭的那个山沟叫带箭沟,跌落马下的地方叫跌马岩,另外把白将军用兵的地方叫万兵沟,隐藏兵马的地方叫隐兵沟,操练兵马的田畈叫校场畈。

这应该是真实的故事,不然在鸡笼山周边的大山里面,崇山峻岭的,森林密布的,怎么就有了万兵沟、隐兵沟、带箭沟、跌马岩、校场畈这些古怪的名字呢?


何况这些名字到现在还叫着。说起带箭沟、万兵沟,查看过地图之后,其实我是去过的。


八十年代的一个暑假,我们四人去往河南的蔡河雄河采摘银杏叶,从那里经过过。早上从北岗的山路下到大鸡笼山的南面山沟,有几户人家,其实就是带箭沟。


这里尚且属于湖北地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简直是世外桃源,只不过我们无心细致欣赏。


再顺河往下走就是万兵沟,一直到蔡河雄河,从大鸡笼山脚下,一直到小鸡笼山下,早已是河南境内了。天黑的时候,我们都背着满袋的银杏叶,几乎是摸着黑在山沟丛林小道返回的。

父亲继续跟我讲起他从陈绪伦那里得来的那个故事的续集,鸡公大王被剿杀后,尸首被官兵枭下,带回省城庆功,尸身被逃走的部将徐坤等人寻到并收着,葬于王坟顶的峰顶,到那里去登顶的人,可以看到至今还有一个大坟包,那就是鸡公大王的坟墓。


这个续集让我非常振奋,得来全不费工夫,一来这个关于鸡公大王的故事很完整,二来我一直对王坟顶这座山峰的得名不解,现在顿然领悟。


但对部将徐坤成为那次战斗的漏网之鱼,在官兵撤走后继续占山为王,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老人们一提起徐坤的名字都感到恐惧。


对照收藏的古代族谱记载,先民有被徐寇屠杀的历史,查看遭遇灾难的时间年代,为明朝后期,由此可以推测出官兵剿匪的大致时期,以及这些地名的得名时期。

  

继续前行途中,在一个岔路口看到鸡笼村、桃园居之类的指路牌,想不到鸡笼山下还有个鸡笼村,应该是个行政村,里面地方还不小;桃园居估计是现代人开辟的农家乐之类的旅游休闲处所。


如果拐道往鸡笼村方向走,可以更接近鸡笼山山里,很想去看看,但父亲不愿意去,怕路太窄不好走,而且阴雨天雾气太重,看不到什么山峰之类。


我想想也是,只好继续往前一直开到山店乡,父亲把它叫新公社,那是老叫法,因为以前是个公社;更早的时候叫山约,属于清朝乡村公约的叫法,我们至今把它叫做山约店,有老山约店和新山约店之称。


老山约店在刚才路过的山里,不大,只有两排平房,十几户人家,很冷清,也很干净。新山约店在山冲的下游,比老山约店大很多,人口多起来。


这天正是国庆节,街上十分热闹,赶集的人们熙来攘往,蔬菜水果等摊铺林立,还能看到有结婚的人家,张灯结彩,红色气囊鼓风冲填,鞭炮声声,十分喜庆。


感觉山约店大小与丰店镇差不多,只不过丰店房子集中,山约店街道狭长。没有顾得拍下山店乡的照片,有一点小小的遗憾。


山约店属于山里乡镇,境内绿化一直保护的很好,而且有路牌提醒山洪爆发时转移地点,这一点也比我们湖北做得好,都是山区,我们还没有防洪方面的提示,甚至地方政府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回程途中,看到接亲的车队行驶在杨湾一带的乡间小道上。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在大城市里工作,婚礼回到老家举办,也给平时冷清的大山农村增加热闹的气氛。

本次寻访鸡笼山(具体说应该是小鸡笼山)的活动,虽然没有开到鸡笼山近前去爬山,但对鸡笼山的外围一带有了大致的观察,看到了姚畈至山店一线大山里人们的依恋、坚守和发展,尤其了解到鸡公大王故事,以及一连串相关的地名得来原因,也算是大有收获了。

(补上一张后来拍到的大鸡笼山主峰的图片,拍摄角度为姚畈北岗狮子头)

(两个山沟分别为隐兵沟和带箭沟,沟底下面各有几户人家)

(以上图文均为湖北网友“北雁南飞”提供

往期精选

在信阳,考重点中学,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

◆  寻访“三国蜀相”费祎故里——罗山庙仙费家塆!

◆  这个信阳农民会做诗,还自办书画屋,被各大媒体报道!

◆ 故乡的母亲河——竹竿河!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论坛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