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27期 | 巴黎圣母院,在燃烧中的永恒

 一眼空间 2021-03-16

巴黎圣母院着火了,这座存续了近千年的哥特式教堂变成了废墟,令全世界有情怀的人为之而哀叹。

多少人童年的歌,青春的梦,无数人被雨果的不朽之作《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丑和真诚所感动,也为埃斯梅拉达的美而倾倒。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这场大火永远地消失了。

以后的人们也许再也看不到塞纳河畔的教堂,再也听不到那让人永难忘怀的钟声,再也看不见在晚霞中高耸入云的尖顶。

这使我想起很早以前的一位高人跟我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和尚,在寺庙中念经打坐了大半辈子。

群山环抱的寺庙香烟缭绕,晨钟暮鼓,一年四季真是风中美,雨中美,雪中美,雾中美。

和尚心想哪天我归西了,就再也看不到这人间仙境,我要在我生命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一把火将这座寺庙烧掉,让美永存在我心中。

他真的这样做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整个寺庙就他一个人,静静地看着熊熊大火的燃起和熄灭。

然而,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和尚发现大火熄灭以后,这座废墟上的寺庙变得更美了。

这时候,和尚恍然大悟,这才是他心中所要看到的永恒之美。

他就在这片废墟面前,念经打坐,涅槃仙去。

这座燃烧过的寺庙,多像今天的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它属于全人类。凡是去过那里的人,都会被这座教堂圣洁的美打动。

人世间无法永久地留存这种极致的美,让它在烈火中永恒,也许是这座圣殿最好的归宿。

从此,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处废墟之美。

《巴黎圣母院》的作者雨果曾经说过: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钟楼的石墙上刻的希腊语“命运”。

没有什么能逃脱命运的摆布,命运有时候在神之上。

这种力量也许来自宇宙,远不是我们人类所能够理解和掌控的。

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巴黎圣母院遭受过自然的侵蚀、环境的污染、人为的破坏。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这场浩劫给巴黎圣母院带来的损失,远超过今天这把大火。巴黎圣母院一度被改名为“理性庙”,被革命者用来储存葡萄酒了。

但是,巴黎圣母院不但没有被摧毁,反而变得更有意义了。

除了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之外,许多电影、话剧和全世界无数到这里来的教徒、参观者共同把这座殿堂构成了一座有着强大意义的符号。

这些远不是一场大火就能从人们心底抹去的。

真正的美一定不是具象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地留在这个世界上。

真正的美其实是永存于人们的心底和想象之中。

正像林楚方老师所说:文明地标的意义不在有形的物质,而在意义本身。

哪有什么万岁万万岁,瞬间就是永恒。

都是些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是推荐电影《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几乎家喻户晓,美与丑、善与恶,都在巴黎圣母院永不消逝的钟声当中了。

保持一份好心情的成本是很高的,经风祝您好心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