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88期 | 什么叫活出自我​

 一眼空间 2021-03-16

我经常听人说要“活出自我”,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了追求与众不同的人的一句口头禅了。

可什么才叫活出自我呢?是不是叛逆集体、标新立异、违背时代潮流就是活出自我呢?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一个人可以有这个时代的特征,但不一定和这个时代的主流人群一样,你可以把别的时代中颜色放到自己人生的画框中来,可以把不同时代的特点组合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不属于任何特定时代的典型人物。

这种组合跨度越大、越丰富,越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这种组合出来的独立人格便是你真正的“自我”。

比如说,一个人生活在今天,你可以有这个时代的特色,想出大名赚大钱,但你还可以在自己身上放上别的时代特色,可以加一点陶渊明的超然,李白的放荡不羁,范仲淹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吴三桂“冲天一怒为红颜”的爱情……

这种组合跨度越大,越是别出心裁、越另类,并自信地敢于一生坚持,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成功活出了自我的人。

我有个朋友Y先生是一个作家。他写的书许多人都读过。

他虽然是个文化人,但他的性格中却有着一股非常浓烈的江湖特色。

有一次我对他说:如果你活在金庸小说中的那个时代,你一定是一位万丈豪情的侠客。

他笑着告诉我:他性格中确实有那个时代的影子,古代剑客是一只斗笠、一把宝剑走天下,我是一个手机、一只牙签走天下,走到哪都有朋友,都能一起喝酒。

我听过他的几次演讲,坦率地说他的演讲并没有那么精彩,他全部的灵性都在酒桌上。

两杯黄酒下肚,他便打开话匣子,那时的他妙语连篇、文采飞扬。

但他既不让录音,也不让做笔记,他说如果那样他脑子就会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

我觉得非常可惜,只能事后凭回忆记下只言片语,把这些亮点放到我们的节目当中来。

后来,他离开了北京这喧嚣的大都市,在云南的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和一些艺术家买房扎堆在一起。

他们自己办画展,自己排话剧,自己办诗歌笔会。

那个小区的房子也因为有这样一些文化名人相聚,使得房价飙升为当地第一高,颇有一点“竹林七贤”的味道。

有一年的春天我去他那里,他有一个院子,其中有几间房常年都不锁门,远方的朋友来了就住下,见到了他就一起喝酒,许多穷一点的文化人在这里有时候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走的时候象征性地给他放一点钱,他也不问多少,笑哈哈收下便是。

我看过一些他还没有出版的书稿,也许是他有点老了,故事写的凝重又沧桑,没有他以前作品中那样的激情飞扬。

“你这样写将来有销量吗?”我问他。

“这部小说是为我自己写的,书中的主人公的经历大多都是我自己的原型。海明威曾经说过:一本书只要有五个读者看就值得去写。我写的书恐怕不止五个人读吧。”

以后的几年,我没有再见过Y先生,只是看到他时而在德国科隆大教堂讲学,时而又出现在图书的发布会上,后来又看到他的写的一部电影公演了。

而大部分时间,他仍在远离大都市的云南古镇,继续和一帮文人吟诗喝酒。

他活得那么潇洒自信,他把几个不同时代不同人物性格都融在自己的性格当中,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活出自我吧。

都是些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是推荐印度著名哲人克里希那穆提写的《成为自己》这本书,活出自我有很多种方法,我们写的是一种,书中写的是另外一种。

保持一份好心情的成本是很高的,经风祝您好心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