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处在社会之中,就像是在薄冰上行走一般,稍有不慎,你就会掉落到万丈冰水之中,深陷万劫不复之地。
不管我们是什么人,拥有怎样的身份和地位,都会面临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危险。而这种危险,有可能是明着来的,也有可能是背地里袭来的。 可无论是明着来的危险,还是背地里袭来的危机,我们都要有一种觉悟,那就是“避其锋芒,以柔克刚”。 就像是一把尖锐的利剑向你刺来的时候,倘若你不警惕,缺少了化解危机的能力,那你就容易被危机所冲垮。 我们人不能预知未来,但却可以感知现在。 如果你已然身处在危机之中,如果你已然被风险所包围,那你该怎么办呢?
在怎样的实践中,人才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出路呢?那就得培养自己的个人品质了。 拥有以下几种品质的人,通常能够东山再起,重新出头。 01.隐忍有度,蓄势待发
一个人,如果总是身处在明面上,直面生活的危机,那么这个人就很容易被风险所侵扰。 相反,如果这个人懂得隐忍,先躲在暗处,那这个人不仅能躲避一定的风险,还能够在隐蔽处积聚自己的实力。 就像是当初越王勾践在会稽山战败后,就只能是成为别人的仆人,卑微称臣。 可是,越是在危机之中,他个人的品质就越能够显现出来,以至于他能够“卧薪尝胆”千日,终究一举翻盘。 在这个世道中,没有谁是过得安稳的。而人要想让风险减少,就只能隐忍在暗处,蓄势待发,伺机而动。 如此,才是高明的应变之道。 02.外圆内方,太极之道
中国人所强调的“ 外柔内刚”,用儒家思想来解释,便是内圣外王,外圆内方的思想。 何为外圆,何为内方呢? 就像是一枚铜币一般,它的外在轮廓能跟大多的外物融合在一起,而且还能够借力而行。 可它的内部呢?那就是较为方正的,不受到任何人,任何事的改变。而是一直坚守,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准则。 这种做法,用道家的思想来看,就是一种“刚柔并济”的做法。可以说,它便是太极之道的体现。 人要有太极之道的智慧,哪管袭来狂风暴雨,你都能巍然矗立,心不惊,内自明。 03.不变之道,可应万变
以不变而应万变,这番话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可能完全做到的人,却很少。 因为很多人都搞不懂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用“不变”的行为,去应付已然变化的现实呢? 其实,所谓的“不变”,并非是人外在的不动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内心的镇定,且自有方略的体现。 因为这世间所有的情况都是你所不知道的,如果你总是不镇定,那你就容易受到感性思维的影响。 可要是你能够摆脱感性的思维,不论何时,都以理性的思维来行事,相信你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就像别人向你发起进攻时,你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并非是盲目出击,而是要以防代攻。在别人攻势疲弱之后,再步步推进,稳妥地解决对方。 04.攀岩踏峰,自成一派
人如果能够做到不求别人去做事,而是自力更生,那这个人哪管身处在困境中,如今特别落魄,也终究会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为何说人非要学会自力更生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别人赋予你的一切,别人照样能够拿回去。而别人帮你,那是人情,而不是必然。 那么,不管你是做老板的人,还是普通的打工族,都要在你所处的位置中,形成你的一派势力,有着你独特的圈子和人脉。 唯有如此,有资源,有能力的你,才能白手起家,不受别人的制约。 说起“制约”,其实我们就能明白,不管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其本质便是谁优势大,谁就有说话的地位。 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所以说,哪管前方袭来狂风暴雨,有些路,终究是需要一个人去走的。 那么,攀岩踏峰,自成一派,便是一个人的大格局。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