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黄河岸边的童年/李计划

 读在现场 2021-03-16

20多年前,母亲河在家门口滚滚流淌。如今,移民义马,再回洛阳新安故里,却变成了一位过客,只能在母亲河畔望而兴叹。

昔日滚滚的黄河水,涛涛的黄河声,仿佛就在眼前。河面飘来一阵风,那股淡淡的鱼腥味,也是我最熟悉的气息。

站在山巅,我对着波光粼粼的黄河大喊:故乡啊,我回来了!还没等群山到回音,我已热泪盈眶。尘封的记忆,一幕幕倒卷开来。

凭着记忆,在河面寻找着玩过操场,读书的学校,还有那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还有被踢飞落入黄河的足球,还有过年在黄河边恶作剧放鞭炮……

小时候,在烈日炎炎,我最喜欢和小伙伴趁着放学时间,偷偷跑去黄河边洗澡,在滚烫的沙滩上打滚嗮太阳。快上课的时候,匆匆冲回学校。有时也被老师堵在教室门口“审问”,质问是不是去了黄河洗澡?我们总会更着脖子,异口同声,没有去。谁知老师用指甲在每个人的胳膊上轻轻一挠,就会露出几道白印,小阴谋露馅了。老师哈哈一笑,又绷着脸说:“小仔,这是我们早玩过的,懵谁呢!”不用说,处理结果,黄河边生活过的人都知道。

厚重的母亲河,日夜流淌,孕育了一代革命英烈,孕育了顽强不屈的共产党员。

我最喜欢在黄河边过年,那时候,一到农历腊月二十五,学校都要举行发奖仪式,我最喜欢小人书的奖品,还有父亲奖励的压岁钱”。

我的童年时光,是伴随着课堂上黄河岸革命故事、书包里红色小人书一起长大。因为有革命故事、小人书的陪伴,困难的日子都过得信心十足。为了获得小人书,只有在学校好好读书,年终评上三好学生,才能得到学校奖励的图文并茂,生动好看的《小兵张嘎》、《鸡毛信》、《闪闪的红星》、《刘胡兰》、《邱少云》、《雷锋的故事》等红色小人书。

孩提时代,我对美丑、坏恶的标准和价值取向,来源于黄河岸革命传统故事和这些小人书的启蒙。如果书包里新藏了一本小人书,肯定是上课无心,吃饭不香,小人书读完好几天,还沉浸在英雄的故事里。尽管那时候的小人书很便宜,几分钱到几角钱不等,但是,相对于启蒙的小学生来说,就是最珍贵的宝贵。

到了腊月二十八,我就盼着父亲,从单位早点回来过年,一可买回瓜子、梨膏糖和过年的鞭炮、闪光雷;二来讲爷爷的革命故事,再者,在大年初一背诵家风家训,还要奖励压岁钱。

大年初一一大早,母亲早早做好饺子凉粉汤,按照父亲指派的顺序,给本家族爷奶、叔伯送“头闹”早餐后,我们吃完凉粉汤,就围着柴火堆,听父亲讲爷爷的革命故事。父亲说,爷爷1948年参加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在江西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同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父亲讲述中,我总是握紧拳头,恨死了入侵敌人和反动派,望一眼门口悬挂的“革命烈属”光荣牌,心中燃起来了长大要做革命军人的理想

在给父亲背诵家风家训中,我也会摸着肩头的红领巾,有仪式感对着父亲这个老党员说:“爱国爱党,勤俭节约,发愤读书,报效祖国”。我一背完,父亲还会再提出一个考题,譬如“红领巾代表什么”,我会毫不含糊回答“她是红旗的一角……”

接下来,父亲就会把两毛、五角的压岁钱奖给我们兄妹。然后,再奖一本上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小人书,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大都有喜欢小人书的情结。

过完年,等到开学,我们小伙伴都有三件宝,那便是肩上飘着红领巾,书包里藏着小人书,棉袄内兜留着没有上缴的几角压岁钱。

在物质文化极其丰富的今天,虽然现在书摊上很少见到小人书,但与小人书的情缘,在我记忆中永不磨灭,它承载着我们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小人书也是我更加明白了初心和使命。

作 者 简 介

李计划,河南义马人,社区工作者,义马市作家协会理事,系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记录生活,感悟人生,写自己所想、所爱,用相机,文字发现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