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湛江日报

  清泉 2021-03-16

  苏东坡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文学、书法、绘画、美食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造诣。于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于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在宋朝没有人能够超越;于书法,他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三人并列齐名;于绘画,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他创新了绘画艺术;于词,纵横恣肆,独具风格,他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流派;于美食,他自创了“东坡肘子”这么一道菜,流传至今,依然广受欢迎……于是,有人这样评价他:“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苏东坡为何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以清新的笔调和诗一样的语言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读。作者列举了苏东坡的四十三首词,分八个章节共二十一万余字来写苏东坡的经历。从“离歌少年狂”到“苏子呼朋醉”,从“悲欢共手足”到“身如不系舟”,从“快哉明月夜”到“青山留不住”,从“何处安我心”到“花雨入梦来”,沿着他的成长经历的脉络,使苏东坡的形象在读者面前一步一步地展现了出来。

  作者认为,苏东坡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除了他自身努力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一生经历坎坷。苏东坡的人生几起几落,既有“三入承明,四至公卿”的辉煌,也有屡遭贬谪之落难的经历。因“乌台诗案”,他的诗被新党派断章取义,诬蔑他愚弄朝廷以致他被贬黄州;后来换了新皇帝,他又被重新任用,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他在朝中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抨击,遭诬告陷害后自求外调至杭州任官。后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政见不合,先后调往颍州、扬州、定州为官。又由于新党再度执政,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再后来身逝常州。不过,对于官场上的不如意,苏东坡从来不曾抱怨,反而更乐观,看得开放得下。

  其二,被欧阳修赏识。苏东坡进京面试时,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东坡声名大噪,每有新作,便立刻传遍京师。欧阳修的赏识与推荐,也为他日后成为北宋文坛领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三,深受群众喜爱。有人评价说苏东坡是“人艺和谐统一的典范”,他是一个快乐坚忍、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男神”形象;他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美食等经过几千年风雨沧桑依然历久弥新;他在各地的游踪后来都成为著名的文化古迹;他在生活中的发明创造也都成为后人喜欢谈论的话题。可以说,在宋代所有名人名家当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东坡是无人能望其项背。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才成就了苏东坡他所有的一切成就。

  读懂苏东坡,就应该读懂他对待人生的态度,读懂他那包容万象而跌宕起伏的人生价值观,读懂他所有诗词中的“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以清旷之气登大雅之堂”的情怀;就是要像苏东坡那样,懂得生活的潇洒与随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一切;懂得人生幽默与乐观,不迷失在苦闷、迷茫、不甘、痛苦、仇恨的深渊里,以强大的内心和坚强的力量,在波涛汹涌的人生海洋上掌好舵、行好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