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本分 :守本分,尽本分。

 悟道老松 2021-03-16

引子:昨晚看了后半部分315晚会,接着看完了后半部的神奇女侠1894,然后“本分”两字蓦然现于脑海。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些思考和学习。有诗为证:

道不远人自相通,终南捷径一场空。

自古修行万千法,不二本分入玄宗…

315晚会揭露的全是反“本分”的典型,神奇女侠的大反派更是反“本分”之集大成者。推而广之,似乎所有文学作品中都有“本分”与否的激烈碰撞。碰撞的越激烈,剧情越精彩,越引人入胜。而现实生活中,投机钻营似乎是一种“本领”。“本分”真那么难吗?

大道视本分为圭臬。我想,以大道的智慧,如果“本分”简单,就没必要如此周章了。事实上,“本分”既是人性的一部分,同时又逆反人性。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既包括弱肉强食的动物本性,也包括恭谦礼让的后天德性。更高级的,是赤条条的先天自性。

本分是自性本我的外在表现,是先天智慧的自然流露,是真实自我的分内之事。本分逆反的,则是人的动物本性及其衍生的与情绪纠缠不清的各种冲动、欲望、不安、焦虑、愤怒、恐惧、贪婪、自卑、后悔等等强大的人性弱点。做到了本分,就找到了归宿,自然可以明心见性,以智慧消融顽瘴痼疾,自在光明而入道。

所谓道不远人自相通,终南捷径一场空。自古修行万千法,万法皆可入玄宗……自古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凤毛麟角,可见其难。难就难在明心见性这华山一条道上……大道对“本分”的深刻认知,已明心见性而入道境,乃以本分顿悟得道。

“本分”的最低要求是法纪,或者说法纪就是“本分”的底线。有个一点都不好笑的段子:“最赚钱的生意,都写在刑法里”。面对巨大利益的诱惑,很多人会突破这个底线。如果没了法纪的约束,我相信会有更多人这么干。“本分”与利益,貌似天生对立。

“本分”的高级要求是道德,或者说道德就是“本分”的高级形态。内化于心的道德,使“本分”在体内自行运转,就像天体运行,春雨润物。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一种高级的“本分”。在这里,“本分”与利益,找到了平衡点。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个社会充斥着不“本分”的“噪音”,尤其在面对巨大的利益时,道德与法纪,就是必要的上限和下线。在这个区间之内行事,就是被社会认可的“本分”。

大道所谓的本分,有更高的要求。比如经营企业,除了遵纪守法恪守道德,还要遵循企业文化,坚守能力圈,不干不该干的事儿,哪怕再赚钱;该干嘛干嘛,哪怕吃亏。还有,这个本分是一种内化的自觉,而非外在的约束。比如诚信和质量,不是为了功利而为之,而是本应如此。即使是双方的最后一笔生意,即使是产品内部或细枝末节,也一样要讲诚信和保证质量。

本应如此,分内之事,就是我理解的大道本分。关于本分,大道如是说:

1.关于企业的本分:企业的本分首先是企业家的本分,这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本分体现着企业家的道德风范,有自己的原则。有些生意哪怕最赚钱,如果违背做企业的原则,那就不应也不能去做,否则内心会受到道德的拷问,客观上也会破坏自己的形象,给企业将来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其实所有的企业一些基本的原则都是相同的,比如保证产品的质量,比如守信用等,关键是能不能坚持。就拿信用来说,谁都知道应该遵守,但关键要看一旦要付出代价时能不能做到。举个简单的例子,向别人借了钱,还钱是应该的,这跟以后要不要再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而有的企业不是这样,他们把讲信誉变成了一种手段,因为我还要跟你打交道,所以我就讲信誉;如果我以后不再跟你做生意了,就会找各种理由赖账,这就是不够本分。

2.关于吃亏:闯红灯可能会节约一点点时间,但却有被撞到的可能。如果说人家都闯过去了,你是不是就吃亏了?我认为如果是一个真正想做事业的企业家,应该吃得起这点亏。  

步步高有许多员工也曾经问过我,现在讲信誉的人已经不多了,为什么我们还在坚持?我反问他们,现在是我们好,还是不讲信誉的人好?大家说,当然是我们好。我说,那为什么我们还要羡慕人家?从表面上看,闯红灯能够占些小便宜,但本分最终却能占“大便宜”——获得消费者对你的信赖。

企业的发展靠的是消费者,若要获得消费者的忠诚,你就必须是真的很本分,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都不骗人,靠一时做秀是不行的。步步高的产品比同类产品价格高了10%,但销量一直很好,为什么?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宁愿失去一个客户,也绝不会去骗人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本分。而守住这个本分,企业就会慢慢地发展起来。

3.关于聚焦主业,恪守能力圈:赢利应建立在对市场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合法经营。什么钱都想赚的企业目光太短浅,即使一时做大终究不会长久。本分就是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好高鹜远。一个企业家应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这20%的事情能给你带来80%的效益。 

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无限的投资上去肯定要出问题。我知道我自己和我的企业就这么点规模,不可能再分散资源,不会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个品牌是否延伸关键要看企业的实力,步步高还很小,很脆弱,必须一如既往地去小心翼翼、认认真真地经营步步高品牌,去做好我们的品质。

不能为多元化而多元化,如果企业有能力可以走尽管走好了,但世界上真正走多元化道路成功的企业是非常少的,因为这里面有许多的矛盾很难解决,国内的企业绝大部分是没有能力驾驭多元化的。多元化对管理能力的要求相当高,比如美国GE,他们能做到各自为政,但总部管理又都很到位,从上到下到神经末稍都非常有活力,我觉得这非常不容易。

4.关于产品和服务:作为企业,必须要把服务做好,否则就违背了本分的原则。我们企业提倡本分的原则,就是说做你该做的事情,你卖了你的产品给消费者,那么消费者在买到你产品的同时,也买了你的服务,你就必须要做这个服务。   

对消费者,你承诺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产品。从功能到质量再到价格等,都应该是一种本分的概念。许多企业的致命错误就是把消费者都当成傻瓜了,其实把消费者当成傻瓜的人才是最大的傻瓜。比如超级VCD比较热销的时候,许多企业都说自己的产品是“500”线的或“470”线的,这就是利用细节在蒙人。因为当时国内的产品都是“350”线的,甚至有的企业还达不到这个标准。在消费者不了解真相时,蒙人者的确获得一些利益,但最终遭到消费者遗弃。而步步高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产品夸大其辞,消费者却偏偏选择了步步高,这不是很说明问题吗?  

5.关于广告:我们做的不是“标王”的概念。历届誓夺“标王”的企业都在投标的同时,准备好了新闻发布会,我们是惟一没搞发布会的。因为我觉得这事根本不值得宣传,我们不过是花了自己该花的钱,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广告时段而已。  

在许多人看来,广告是灵丹妙药,实际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是营销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如果产品知名度很高,但品质、服务跟不上,肯定要出问题。如果说产品是木桶的底部,广告只能是木桶其中的某一块板而已。太长了浪费资源,太短了又装不了多少水。我们不是只重视广告,而是哪个环节都重视,这不违反本分的原则。反之,如果说木桶底部本身就漏水,还要拚命加高广告那块板,这就是不本分。

6.关于竞争、成长与国际化:这就好比下棋,我现在不是九段选手,我就找与我水平相当的棋手较量,而不会找“石佛”李昌镐这样的棋手碰个头破血流。同样,我也不会和蔡振华比乒乓球,我可以和他比打高尔夫,他肯定打不过我。步步高的“三大产业”都是他人难以应对的强项,比如复读机,跨国公司把全球的资源拿过来与你对抗是没有必要的,拳头打跳蚤根本不合算,而踏踏实实地做好这“三大产业”,就是我们的本分。   

国际化当然是早晚要走的路,但不能过度夸大,怎么走要有耐心。松下索尼等世界500强大公司有今天,也是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修炼”,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事实上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与国际企业竞争,道理很简单,进不了前三名的领域我们不会干。既然全球经济即将实现一体化,我们可能置身世外吗?   

当然,守住本分,道理简单但做起来非常难。比如说营销很简单,让消费者随时买得到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你就成功了,但不容易。非常可乐广告做得很大,产品也很好,但是在很多地方你却买不到,而可口可乐无论你到什么地方都可以买得到,可见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再比如企业的逻辑很简单,企业靠什么生存,是产品,产品是消费者导向,消费者要买的当然是功能、品质、服务等等,做到这些容易吗?当然不。如果容易的话,当年的“燕舞”早就把工作做到位,可能就没有我们了。要一直做得好就更不容易,因为人是一直在变的,那么如何在千变万化中一直做好?就要靠管理手段去实现一些基本的东西,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归根到底,就是本分二字不能丢。你看死掉的企业哪一家是被别人打死的?还不都是自己犯错死的!世界上的百年老店,哪一家不是规规矩矩地按照企业规则在操作?大浪淘沙,在中国,在世界,最终能够站住脚,能够真正做大做强的一定是严格按企业规则办事、守本分的企业。  

(以上内容来自《中外管理》2002年第五期,2002-05-23,作者: 刘宏君、桑梓)

对于我们来说,选择这样的企业家,投资这样的企业,就是本分。

结语:有一句西方谚语“正因人性本恶,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人性向善,民主是可能的”。我想说的是“正因人性本恶,本分是必须的;正因人性向善,本分是可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