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讲座】(15)史上最早的规范字体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1-03-16

图片

汉字形体的演变(三):篆文

图片

石鼓文(大篆)

    篆文,分“大篆”和“小篆”两种。 

大篆(石鼓):(皮) (西)(嘉)

籀文:(皮)(西)(鼓)

古文:(皮)(西)(爵)

小篆:(皮)(西)(爵)

    《说文解字·叙》:“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周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宣王,即周宣王,处于西周晚期、春秋前夕,距近约2800年。

    “太史”是官名,“籀”是人名,《大篆十五篇》是当时为童蒙习字而辑录整理的常用字。

    “篆”是在竹简上镂刻、书写(文字)的意思,“大篆”即大写,意为正规字体,是童蒙习字的样板。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篆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规范字体。

    由于《大篆十五篇》为太史籀所作,故又称《史籀篇》,大篆因亦称“籀文”。

    籀文背离“六书”的现象更为严重,现存的籀文,基本上都无从进行构形分析。

    “古文”,指大篆产生时当时社会通用的其它古传文字字体,与大篆(字体)略有不同。其后由西周进入春秋时期,大篆成为秦国通行的文字字体,其它诸侯国则使用古文。所以300年后的孔子、左丘明著书用的都是古文,字的意义还可以根据形体说明。再以后,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导致度、量、衡及礼法、语言各异,文字形体有别。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时亡其六篇矣”。许慎作《说文解字》收籀文223字,即是根据当时尚存的九篇辑录的。《史籀篇》于魏晋后全部亡佚。

    大篆古字体的代表作是“石鼓文”。

“石鼓文”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刻在石鼓上的文字。原称《猎碣》、《雍邑刻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刻石。石鼓共10个,曾曝弃荒野达1300多年之久,于唐初方始发现于岐州雍县的三畤原(今陕西宝鸡地区),后历经磨难,最终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0个石鼓上均刻有四言韵文一首,内容主要是歌颂贵族的田猎游乐生活。原刻600多字,现只存300余字。

图片

《泰山刻石》(秦相李斯作,小篆)

    “小篆”是秦时为统一全国文字所制,是相对于大篆而言的,也称“秦篆”。

    《说文解字·叙》:“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符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初,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统一文字,废除那些跟原来的秦国文字即大篆不同的书写形式,只保留其中与秦文一致的部分,由大篆简化而来,并以李斯等人所作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为标准字体。由于是大篆的简体,所以叫“小篆”。

    《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都是四言韵文,汉初将三篇合并,统称《仓颉篇》,唐以后亡佚。

    小篆古体今天尚能见到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登泰山所刻的《封泰山碑》,据传是李斯的手迹,是标准的小篆,原刻现仅存10字;另一部分是许慎《说文解字》中作为字头的9353个小篆字体。

篆文(主要是小篆)的特点:

    一是字型稳定,内聚环抱,呈长方形,大小统一,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二是笔画匀称,线条粗细一致,圆转流畅;

    三是书写全面实行线条化,为汉字的笔画化打下了基础。

篆文字形的这些变化,使甲骨文、金文所具有的形象性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汉字通过形体表义的功能大为削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