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

 深山大虫 2021-03-16

一直以来,二战初期的美制装备都被冠以数量优势,在质量上让人不敢恭维。在M4”谢尔曼“坦克诞生之前,大兵手里的坦克还只是轻型坦克,只能在太平洋上跟小豆坦克一较高下。也是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美空军的主力战机也只能被零式战机戏耍,它就是P-40“战鹰”战斗机。

P-40“战鹰”战斗机的研发单位,是著名的柯蒂斯-莱特飞机厂,它的诞生曾被寄予厚望,凭借着功率很高的发动机,P-40的平飞速度,俯冲速度和爬升速度都表现良好,还具备不俗的防御力和火力。但来到太平洋战场上,P-40的问题很快暴露无遗。

P=40的体积和吨位过于巨大,它的吨位超过3吨,而彼时的零式战机吨位只有2.5吨,在机动性上远远不如零式战机。在那个空中格斗的时代,谁更灵活谁就能占据空战的主动权。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零式战机多次在空中戏耍P-40,只要零式战机稍微转一圈,就能咬住P-40的尾巴,对其展开致命攻击。

在低速盘旋作战中,P-40绝不是零式战机的对手,就连P-40引以为傲的垂直爬升,也不是零式战机的对手。P-40每分钟可以爬升约700米,而零式战机每分钟可以爬升900多米。在俯冲作战中,P-40也不是零式战机的对手。过于沉重的身体,让P-40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非常被动。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P-40的防御力还不错,很多都能活着回到基地。即便如此,美军并未放弃P-40,而是对它进行了一系列升级和改造。一直到1944年,P-40N-1才横空出世,它的吨位下降到2.7吨,减重让P-40的机动性获得飞跃,它可以在水平条件下以超过600千米的时速前进,升限提升到1.16万米,爬升速度也获得了提升。

此时P-40才算真正拥有了不俗的中高空作战能力,但二战很快结束,留给它发挥的空间并不多。整个二战期间,P-40的产量接近1.4万架,从产量上看算是相当成功了。

大家怎么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