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题】(1422)土壤墒情月变化

 hjh2004 2021-03-16
图片

每日一题

进步一点

(2021届南阳高三期末)

土壤墒情通常用土壤体积含水量来衡量,合理的土壤墒情是作物生长的保障,而饱墒(含水量>20%)和失墒(含水量<8%)都不利于作物生长。研究表明,土壤墒情受降水、气温、光照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下图为我国华北某耕作区年内不同时段土壤墒情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该耕作区

A.甲时段土壤一类墒情历时短 B.乙时段土壤三类墒情历时长

C.丙时段墒情最利于作物生长 D.全年土壤出现失墒历时较长

2.乙时段土壤墒情波动明显,主要是因为

A.气温回升快,蒸发变化大 B.作物生长快,根系吸收强

C.夏季风影响,天气变化大 D.地表覆被多,荫蔽面积广

3.为使土壤具有良好墙情,春季宜

A.保留残茬 B.灌溉补水 C.农田深耕 D.增施肥料


答案和解析

【答案】A  C   B

第1题,甲时段土壤一类墒情(即≥16%)历时短,A正确。乙时段土壤三类墒情(<14%)历时短,B错误。合理的土壤墒情是作物生长的保障,而饱墒(含水量>20%)和失墒(含水量<8%)都不利于作物生长,甲丙都利于作物生长,C错误。失墒是指含水量<8%,全年几乎没出现,D错误。

第2题,乙时段在5-10月份之间,土壤含水量变化大,因为此季节受夏季风影响,天气变化大,C正确。蒸发主要受气温影响,不会在夏季波动很大,A错误。乙时段土壤墒情波动明显,强调的是波动,CD没有体现,错误。

第3题,春季3-5月,是一个土壤含水量低值时间段,而此时气温上升、蒸发量大,且农作物需水量大,需要灌溉补水。

考点1:地理读图能力。

考点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点3:农业区位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