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奇案:女儿美貌,歹徒设计玷污,父亲巧计复仇,除掉两元凶

 一枝独秀2603 2021-03-16

引言

《战国策·赵策》写道:“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社会上有些人希望得到某些东西,但又不想付出代价,所以会选择嫁祸于人。这种现象在古装剧里经常可以看见,无论是朝堂还是后宫,又或是谁家后院,都很有可能出现这种让人愤怒的事。

达官贵人之家选择作恶嫁祸他人,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但在平民家里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倒是为了给自己讨回公道。例如这个清代奇案,因为女儿貌美,所以被歹徒设局玷污,父亲妙计报仇,杀掉了两个凶手。

故事发生在清朝道光年间,当时的湖广某村子发生了命案被报告到了县衙,县令赵德辄闻声而去。这个县令是个进士,在那儿当县令的时候才27岁。当他看到现场的时候,发现死者孙寡妇全身赤条条的,死状凄惨。和仵作了解过后,他发现孙寡妇在死之前被玷污过,插在心脏上的刀应该就是致命伤。而且孙寡妇手里还握着一个发辫,很有可能是凶手的。

赵德辄仔细分析,认真端详,他发现罪犯割掉自己辫子的行为极其不合理。原本割掉辫子就能脱身,为何还要杀了寡妇,而如果已经杀了寡妇再割辫子,为什么辫子又干干净净的呢?而后他发现这把刀其实是鸳鸯刀,有两把,割掉辫子的应该是另外一把。

在初步分析之后,赵德辄决定先让下面的人去找辫子被割掉的人和买过辫子的人。在清朝没有辫子是会被严惩的,而光头哥僧人早先就有凭证,所以他们会安然无事。而那些普通人如果也把辫子割了,则完全不敢出门。所以为了这部分人能安全出门,很多商铺都会卖假发。

经过赵德辄这么一查,还真就找到了一个叫王定邦的人,他们将此人抓到县衙,通过对比发现这竟然真的就是他的辫子。赵德辄几乎就确定了王定邦就是杀害孙寡妇的凶手,他问王定邦为什么会这么做,但没想到的是王定邦竟然说不出话来。赵德辄疑惑,便找人去他家附近打听,邻居们也发现王定邦的奇怪,前一天倒是能说话,但现在竟然成了哑巴。

之后,赵德辄又去调查王定邦和孙寡妇的关系,发现这两人还真的经常有来往,关系还挺好。而他又在王定邦家里搜出了鸳鸯刀的另一把,这下他确定了王定邦就是凶手。反观王定邦,因为口不能言,只能画押认罪被判斩首。

赵德辄也因为破了这个案件开始升官,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案子并没有让他破的透彻,真实的凶手另有其人。在孙寡妇村的附近有一个楚孙氏,长得貌美如花,王定邦很快就看上了楚孙氏,甚至总是看别人行房事。时间一长竟然就着了魔。而这个楚孙氏又经常和他的相好孙寡妇一起讨论刺绣,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十分要好。

看准了孙寡妇和楚孙氏的关系,王定邦准备让孙寡妇帮自己把楚孙氏弄到手。一开始孙寡妇是不答应的,但后来还是被王定邦给缠烦了,便答应了他。而后一天,孙寡妇邀请楚孙氏到自己家里做客,先是将窗户关上,又放下门帘,然后转身出去说给她拿水果但这一出去就没有回来,而王定邦便顺势过来吹迷香,待将楚孙氏迷倒之后他再进来驱散迷香,对楚孙氏行不轨之事。

楚孙氏虽然被迷倒了,但她很清楚自己现在正在遭遇着什么,只是她无力反抗。等她恢复了力气,王定邦早就逃之夭夭,而孙寡妇也不见踪影。一气之下她只能将孙寡妇家砸得稀巴烂再离开。

回家之后的楚孙氏抑郁成疾,直到她的父亲孙止宜来了,她才找到了主心骨。孙止宜是一个讼师,他听了女儿的遭遇之后,便产生了一个报复计划。首先楚孙氏邀请孙寡妇到自己家里做客,言明感谢上次她的所作所为,让她感受到了美好。而后又决定再次和王定邦欢好,且当天就要去,孙寡妇自然不反对。

到了晚上,王定邦和楚孙氏共处一室,本来王定邦挺猴急的,但楚孙氏说要喝点儿酒,甚至用嘴对嘴的形式喂他。然而喝了这酒王定邦不仅浑身乏力,还口干舌燥,话也说不出来了,就在此时两个大汉跑来割了他的辫子甚至想杀了他,还是楚孙氏求饶他才成功逃命。

此时,孙寡妇的屋里也出现了两个蒙面人。他们玷污了孙寡妇顺便还将那个辫子缠在她的手上,事后又将尖刀插在她心脏上,另外一把则是趁着王定邦不注意让他带回去了。

结语

如此一来,他们便成功将杀人的罪名嫁祸给王定邦,而王定邦也有口难言。至此,两个玷污自己女儿的人终于丧命。

参考资料:《战国策·赵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