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这一生,只羡慕这两种女人”

 hjj私人图书馆 2021-03-16

有人说,一个女人最好的状态是:

“眼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每天化个淡妆,穿上喜欢的衣裳,不羡慕谁,也不依赖谁,只是悄悄地努力,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短短几句话,道破了这一生最朴素的愿望。

其实,最让人羡慕的女人不过两种——

一种拥有“钻石力”,一种具备“规划力”。

生命前方或许是无尽的衰老,但这两种女人,却能在无限的琐碎中让自己风华长存。

“我这一生,只羡慕这两种女人”

第一种女人:

在心态上,拥有“钻石力”

胡适曾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的母亲在23岁时便失去了丈夫,因为势单力孤,胡适从4岁开始就发现母亲总是会受到其他亲戚的“欺负”。

但她自有一套应对办法:

每次受到脸色看,她总会在旁人路过门口时,轻轻地发出哭声,一边抹泪,一边埋怨那个去世的丈夫。

这时,站在外面的人定会先体恤她失了丈夫的苦楚,随后走进来轻声劝慰。

这一哭,至少换来了半个月的清净。

即便年轻丧夫,在家中举步维艰,但胡适的母亲从未怨天尤人,也从未说过任何伤人的话语,只是告诫胡适:

“人活这一世,一定要懂得感恩。”

都说这世上最让人心疼的女人,是外表坚强、内心柔弱,内心千疮百孔了,表面依旧镇静如斯。

其实表面的坚强,不过是在逞强。

老子曾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聪明的女人,永远懂得以柔克刚。

胡适的母亲看似有一颗“玻璃心”——她受不得半点委屈,哪怕只是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也会忍不住掉泪。

实际上她是在自保——“示弱”看起来是弱者的行为,却只有内心强大的女人才能用之自如。

扬眉或许需要力量,但低眉却更需要勇气。

人们常常认为“玻璃心”的女人最是易碎,经不住生活的风浪,也禁不起他人的评价,与之相处甚是累人。

但表面玻璃心的女人,体内往往藏着一颗“钻石心”,透明无暇,却坚韧无比。

“苦不如心,生命自有芳华。”

我羡慕这样的女人,她或许从不会披荆斩棘去征服什么,但心中自有千钧之力来承受人生一切的难。

就像弘一法师说的那样:“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我这一生,只羡慕这两种女人”
“我这一生,只羡慕这两种女人”

第二种女人:

在行动上,拥有“规划力”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根据规划时间的长短,分出了几类人:

3%的人拥有非常清晰的长期目标;10%的人拥有相对清晰的短期目标;27%的人,完全没有任何规划;60%的人规划十分模糊。

25年之后,这四类人形成了一座人生的“金字塔”:

27%毫无规划的人在金字塔的最底端,他们经常失业,长期在社会的最底端徘徊,时常要依靠社会救助才能过活;

60%目标模糊的人在倒数第二层,终其一生都平庸无为;

10%短期目标清晰的人大多成为了律师、医生等各个行业的精英人士,占据了金字塔的第二层;

剩下那3%的人,成为了企业的CEO、行业内的领袖,在金字塔的最顶端。

不难看出,每一个厉害的人,都拥有着“人生的长期主义”。

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份“长期主义”则更体现在对事业和家庭的规划上:

不会毫无目标感地混日子,将自己全部的安全感都寄托在丈夫身上;

也不会为了年龄焦虑而匆匆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更不会因为他人的催生,勉强自己在不合时宜的时候生孩子。

聪明的女人,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每一步都走得心甘情愿。

畅销书作家李娜,以前是一名体制内的石油工程师。

29岁那年,她结婚了,但婚姻生活并没有麻痹她的目标感,反而让她对待梦想更加心无旁骛。

30岁,她在认清了未来后,开始辞职创业。

仅仅用了两年已经就小有名气,然后实现了经济自由。

从工程师到作家,她的职业跨度很大,胆子也很大。

但这份胆量背后,并不是一腔孤勇,潜藏着充分的准备和十足的把握:

在辞职之前,她已经读了上千本书,在日记本、QQ空间和博客里写了十几年;

业余写作的收入,早已是她工资的两三倍;

写作积累和对阅读的热爱,已经陪伴了她二十几年......

她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也清楚自己未来的上升空间会更大。

看似不理智的选择,实际上充满着理性的审时度势和对人生的掌控感。

她对未来的筹划,其实早已开始。

我羡慕这样的女人,她或许无法确保自己每一步都不会行差踏错,但却能用最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有人说:“设计人生比忙碌人生更重要。”

有规划的人生,不会带来枯燥,只会带来惊喜。

过去也好,未来也罢,一个女人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不辜负自己。

“我这一生,只羡慕这两种女人”

有人说:“一等女人拼品质,二等女人拼气质,三等女人拼容貌。”

“品质”二字,是懂得享受当下的惬意,也是能够触底反弹的能力。

女人这一生,或许不必挣很多钱,但要有属于自己的避风港;或许不必在某一领域内做到巅峰,但要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许不必时时清醒,但该克制时也绝不放纵。

人生有很多种活法,选择权永远在你自己手中。

《浮生物语》里有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段时间,会变成一只被线牵绊住的飞天。

即便如此,我们仍有选择的权利。

当神仙,或者不当;拿起刀,或者不拿;下一盘处心积虑的棋局,或者喝一壶快意的烈酒。”

余生,愿你做得了神仙,也当得了俗人;下得了棋局,也尝得了烈酒;卸得下身上的甲,也举得起手中的刀。

不羡慕,不嫉妒,不后悔,不负此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