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钩花

 一帆csp 2021-03-16
让我不顾一切献丑的原因是因为我实在太喜欢这本书了,一来作者徐晔春老师是植物界的大咖,他的出品绝对是值得分享的。二来春天是华南植物园最美的季节,我想把华植的美丽带给我的小伙伴们。

就像这几天我刚刚在华植发现有个低调的物种在偷偷地开花结果,我就迫不及待地想与大家分享了。这种分享的快乐美好感觉,小伙伴们都懂。今天我要说的是银钩花。

银钩花,番荔枝科、银钩花属植物高大乔木,也叫大叶杂古、定春。
银钩花的拉丁文原来是Mitrephora thorelii Pierre,现在写作Mitrephora tomentosa Hook. f. & Thomson,其属名Mitrephora由希腊语的mitra(僧帽)+phoreo(具有)组成,说的是它的花,挺形象的,种加词 tomentosa是“被绒毛”,估计说的是它的果实,因为它有毛绒绒的果实。

银钩花生长于山地密林中,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和云南南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地也有分布。

银钩花所在的番荔枝科虽没有菊科、豆科、禾本科等科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大,可它也算是大科,物种也非常的丰富。番荔枝科是基部被子植物中最大的科,分为四个亚科:Anaxagoreoideae(蒙蒿子亚科)、Ambavioideae、Annonoideae(番荔枝亚科)和 Malmeoideae,共107属2400多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美洲热带和非洲热带。中国有24属,103种,6变种,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和西藏。比如我们常见的番荔枝、鹰爪、依兰、紫玉盘等都是这个科的,它们对人类也做出了不少贡献。

它们最大的特点是作为生殖器官的花,结构都非常巧妙,每个物种的传粉机制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机关,让聪明的人类都叹为观止。

第一次看见银钩花,也是觉得它的形态非常的特别,不去探究,你永远不会发现它每个部位都有属于自己的功能。
银钩花的花型非常美,内轮三枚花瓣顶端裂片向花中心靠合形成一个半闭合的钟状结构,像一个小笼子,外轮三枚花瓣向外伸展露出基部的传粉孔,在花粉成熟之时,打开裂缝,甲虫或蝇子进入,帮助其传粉,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神奇的地方在于,在传粉者进入花内后,外轮三枚花瓣会下垂盖住三个传粉孔,将传粉者留在花内,直到传粉完成内轮花瓣整个脱落传粉者才得以自由。
看来,这个机关就是陷阱,要是想不劳而获的昆虫,只能活生生被憋死了。

而且,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它的笼子入口是有大小控制的,要是胖点的昆虫人家还不欢迎你进去呢,足见我最近减肥的重要性,连银钩花都嫌弃我这种胖子。

▼ 特意拍到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传粉的入口。

▼ 我还真拍到传粉后的照片,这会内轮花瓣脱落,仅剩伸展的外轮花瓣及柱头。

据报道,我们在华南植物园经济植物区见到的银钩花是植物园于1975年8月3日从海南引入种子,种子播种长成幼树后定植在这里的。而且,华南植物园植物结构与发育生物学研究组于2012年底起,开展番荔枝科银钩花传粉生物学及相关花部结构特征研究。

银钩花引种实践表明,银钩花亦能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生长,但地理环境的改变亦使银钩花发生了开花习性的改变,这一性状突变使该种更能在以广州为代表的亚热带广大地区大量繁殖。

说到银钩花,必须提到一个人,蒋英,银钩花的名字就是他起的,他与华植的关系也是非常不一般。
蒋英(1898—1982),原名蒋积英,号菊川,1898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县(今昆山市)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他从小却酷爱花草树木。
1926年,他受聘往安庆农业专门学校讲授造林学、土壤学、森林保护学和植物学等课程。1928年经秦仁昌教授介绍到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在此期间,他两次沿东江、北江、西江流域采集植物标本,足迹遍及30余县,还和他的老师陈焕镛教授白手起家,创立了中山大学农学院植物实验室,即现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前身,其中第一号标本就是蒋英采集的。
1933年,蒋英开始对夹竹桃科、萝藦科和番荔枝科植物进行系统研究,成为我国较早开始植物专科研究的植物分类学者。他先后发表了《亚洲夹竹桃目植物之研究》(1—5)、《广东番荔枝科植物》、《中国夹竹桃科植物一新属》、《印度尼西亚膜质藤属植物之研究》等多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从此,他的名字为国内外植物学家所熟悉。

紫玉盘、蚁花、澄广花、银钩花、嘉陵花、瓜馥木等等都是蒋英创立的名称,50多年来一直被全国普遍使用。其他经蒋英创立的各科植物名称更多,如中国夹竹科、萝藦科植物共421种,真正通用及古籍有名者仅21种,其余400种也是蒋英首次创立。

银钩花是高大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50厘米;树皮灰黑色至深灰黑色,韧皮部淡赭色,略有香甜气味。

叶近革质,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达15厘米,宽7-10.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圆形,叶面除中脉外无毛,有光泽。

银钩花的花淡黄色,直径1-1.5厘米,单生或数朵组成总状花序,腋生或与叶对生。

▼花的背后。

植物志显示它的花期3-4月,果期5-8月,可荣幸的是,开花的此时,已经能偶尔见到树枝上的果了,它的果实跟鹰爪假鹰爪紫玉盘等类似,从它果实也可以轻易判断它是番荔枝科的一员。

它的果卵状或近圆球状,成熟时有环纹;果柄细长,密被褐色绒毛。

银钩花树形优美,是热带地区优美的庭院观赏树种,适于种植为庭院风景树或行道树。

它的木材坚硬,适于作车辆和建筑用材,其树皮是皂甙原料并用于制作肥皂,若银钩花推广至广大亚热带地区种植,能增加大量建筑用材,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50厘米;树皮灰黑色至深灰黑色,韧皮部淡赭色,略有香甜气味;小枝密被锈色绒毛,老渐无毛,灰黑色。叶近革质,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达15厘米,宽7-10.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圆形,叶面除中脉外无毛,有光泽,叶背被锈色长柔毛,沿中脉上更密;中脉上面凹下,下面凸起,被锈色长柔毛,侧脉每边8-14条,上面凹陷,下面凸起,网脉扁平;叶柄粗壮,长约7毫米,密被锈色绒毛。

花淡黄色,直径1-1.5厘米,单生或数朵组成总状花序,腋生或与叶对生;总花梗、花梗、萼片、花瓣均密被锈色柔毛;总花梗短,有脱落的小苞片痕迹;花蕾圆球状;萼片卵状三角形,长约3毫米,内面无毛;外轮花瓣卵形,长约为萼片的3倍,内外面均被柔毛,内轮花瓣菱形,下部渐狭成爪,两面均被柔毛,边缘粘合成一帽状体;雄蕊楔形,药隔盘状;心皮被毛,花柱圆柱状,每心皮有胚珠8-10颗,2排。果卵状或近圆球状,成熟时有环纹,长1.6-2厘米,直径1.4-1.6厘米,密被褐色绒毛;果柄细长,长于果的2-3倍,密被褐色绒毛。花期3-4月,果期5-8月。

中文正名  银钩花
拉丁学名  Mitrephora thorelii Pierre
别称 大叶杂古、定春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毛茛目
科  番荔枝科
族  番荔枝族
属  银钩花属
种  银钩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