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19 外国音乐家(J)

 淳于景灏 2021-03-16

2010-19 外国音乐家(J)


志编号2010-19
版别雕刻版
名称
外国音乐家(J)
全套枚数
4枚发行日期2010年7月25日
全套面值
8.10元全套售价8.10元
原画作者李志宏[绘画]设计者王虎鸣
雕刻者马丁·莫克[丹麦]责任编辑陈宜思
整版枚数
12(4×3)整张规格202mm×160mm
发行机构
国家邮政局印制机构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备注


图序票图名称面值(元)邮票规格(mm)齿孔度数发行量(万枚)
4-1
巴赫1.2044×33P131049.94
4-2
海顿1.2044×33P131049.94
4-3
莫扎特1.2044×33P131049.94
4-4
贝多芬4.5044×33P131049.94


邮票提前奏响世界音乐教育大会
  ——访《外国音乐家》邮票设计者王虎鸣
  记者:《外国音乐家》这套邮票的发行背景是什么?
  王虎鸣: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将于2010年8月1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外国音乐家》邮票将于2010年7月25日发行。这套邮票能在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召开之前发行,可以看成是对这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的预热和前奏,通过邮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外国音乐家,知道这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对于音乐,我记得罗曼·罗兰曾说过:“只有脱离了语言的音乐,才能向我们真诚地表达人们的心灵。这是一种包罗万象、普及四方的语言,能够揭示出世界的本质。”音乐和音乐家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邮票的题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套邮票的发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开放的中国。
  记者:这套邮票前几年曾列入过邮票发行计划,邮票设计和发行部门为这套邮票的发行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王虎鸣:《外国音乐家》邮票早在2002年就通过了邮票图稿评审委员会的审定,但8年后才发行,8年的时间并不意味着我们一直在等待。集邮者从近几年发行的很多邮票中应当有切身的感受,比如《唐诗三百首》邮票和《中国古代书法——行书》宣纸邮票、《昆曲》邮票等,总之,邮票发行部门一直在不懈地对邮票选题、设计及印制工艺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力争把最好的工艺用在最恰当的邮票选题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探索和创新,通过不断地努力实践,才能厚积薄发,为中国邮票发行事业的发展积累丰富的资源。我始终认为,邮票发行是个系统工程,从选题确定、图稿设计到邮票印制,每个环节缺一不可,尤其是最后的印制实现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最终呈现在集邮者面前的邮票的形象。因此,可以说这套邮票最终能成功发行,是邮票发行和印制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晶。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设计这套邮票都用了哪些图案元素好吗?
  王虎鸣:这套邮票是以人物肖像、曲谱、签名等元素来表现的。“巴赫”票中的曲谱为《合唱前奏曲》的,“海顿”邮票中的曲谱为《C大调弦乐四重奏》的,“莫扎特”票中的曲谱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二幕的,“贝多芬”票中的曲谱为《第九交响曲“合唱”》。另外,在邮票全张票边饰上还采用了四位音乐家生活、工作过的地点。“巴赫”全张票边饰上是他生活了27年的莱比锡的一景;“海顿”全张票边饰上维也纳的一景,海顿大部分后期作品在维也纳完成;“莫扎特”全张票边饰上他的出生地萨尔茨堡;“贝多芬”全张票边饰上是维也纳剧院,1805年贝多芬的歌剧《费黛里奥》首次在此与世人见面。
  记者:听说邮票的雕刻部分是丹麦雕刻家完成的,请您详细为读者介绍一下好吗?
  王虎鸣:这套邮票采用了胶雕套印的印制工艺,雕刻部分是由丹麦雕刻家完成的。当时为提升这套邮票的印制水平,邮票印制局邀请了丹麦的雕刻家和中国的雕刻家同时进行创作,虽然最终采用的是丹麦雕刻师的作品,但参与的雕刻师都为这套邮票的设计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我深深地感谢他们。作为一名邮票设计者,我想感谢大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呈现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能为中国邮票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小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