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出新亭思万千

 晨曦深处 2021-03-17

汉魏六朝诗学习之四十四

一出新亭思万千

新亭故址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南。三国吴建﹐名临沧观。晋安帝隆安中丹阳尹司马恢之重修﹐名新亭。东晋时为京师名士周顗﹑王导辈游宴之所﹐此亭遂名声大振。新亭也就成了文人墨客聚会的重要地方,有关新亭的诗也就很多。今天欣赏阴铿的《晚出新亭》和谢眺的《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阴铿诗的起首,大处落笔,气势不凡,江水浩荡,一泻千里,而此时出行的人,离愁如水,一重重的袭来。无独有偶,谢眺诗中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和此有异曲同工之妙。把愁比作水的,还有后来的千古词帝李煜,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许是受了阴铿和谢眺的影响吧。

见过大潮来时铺天盖地,落潮时呢?阴铿看到的是“潮落犹如盖”,这时候的云本应是舒卷变换,形成各种奇特的图案,但眼下却“云昏不作峰”,这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反衬出诗人内心也如潮水一样起伏变化,像晚云一样布满了阴愁。

不远处碉楼上传来鼓声,在空旷的江面显得沉闷悲怆,阴铿在《晚泊五洲》里就写道“戍楼因嵁险。村路入江穷”,这里“远戍”、“戍楼”皆烘托思乡之意。远处的山上黑压压的是略带寒意的松林,这种意境,在谢眺的“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中也出现过,秋夜星空已泛动微微曙色,水边寒渚还是那夜色苍茫。

出行的人都盼望着到达目的地,而阴铿想的却又进一步。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即使走了九十,那不过是一半而已,因为后来的路更难走。去程尚如此,那归程就更遥遥无期了,因而他发出“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的感叹。谢眺的诗里也有此番见解,“徒念关山近,终知反路长”,作者从身之所至而言,离目的地已经日益迫近;但就心之所系言,却反而愈见其远。地域上的远近和心理上的距离正好相反,故不因去路多而心喜,却因返路长而意忧,行程未终而归思已生,足见思乡念家情怀之深之长。

读阴铿《晚出新亭》感

新亭初出抖尘埃,脱缆兰舟逐浪开。

翠岭云浮诗自涌,寒山日落影谁裁?

一篙春水拨愁去,几树江烟送雨来。

未到江陵先思梦,好风送我入高台。

2021/03/15

悠雲于北海拾叶斋

相关链接:

从来晚泊最牵情

欣赏《出自蓟北门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