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彩画里南京路(上)

 知心516 2021-03-17

     上海列为五口通商口岸后,外国人租地行商。起初,上海人称那些碧眼红毛外国人为外国赤老,官方文书或文人笔下称叫法:夷人,他们的租地自然叫夷场。外国明白后十分不满,与清政府交涉,后夷人改呼洋人,夷场变成叫洋场。后始有十里洋场之说。所谓十里,当时仅以抛球场(今河南路南京路口)为中心,南至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东至黄浦江,西至泥城浜(今西藏中路),如此周匝十里,并非直径十里。  这个范围属于英租界。  

南京路 斜对面先施公司

图片

四十年代初 南京路 

图片

四十年代南京路上一度行驶过双层巴士

图片

      老早上海人通常不叫南京路。因为南京路是外国人起的路名,心里不服帖,就叫大马路,意思是第一号马路。这条路在开埠前,也就170年前,只是一条名字都没有的小浜。我们现走在南京东路尤其是河南路近外滩,感觉路不甚宽敞,就是这小浜的遗迹。那时,租界里的英国人外滩造屋行商,把这条小浜填了,筑成泥道,两旁种植树木,久而树柯交错,渐成绿荫,颇有田园风光,有点像郊外乡村。不久在河南路东,辟出一块地,做了第一个上海跑马场。这条小道最初名字就叫花园弄。

30年代南京路 西望

图片

南洋药店

图片

静安寺路金门饭店(今南京西路)

图片

南京路西藏路口 晋隆西餐社

图片

静安寺路(南京西路)新世界 大新百货公司(今第一百货商店)

图片

南京路近外滩 四川路口

图片

南京路西望 西藏路口 新世界南搂

图片

      直到抗战胜利,租界收回,大家才开始慢慢叫南京路。解放后,外国人全部滚蛋,所有条约废除,屈辱时代彻底结束,就没人讲十里洋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