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名言——品德篇

 秋琰 2021-03-17

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出处]《论语·子路》

[释义] 泰:安详。平和。君子为人安和而不傲慢、小人为人傲慢而不安和。

2、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年》

[释义]鲜: 少。济:成功。使自己的欲望服从别人是可以的,使别人服从自己的欲望是很少成功的。

3、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

[释义]街上没有老虎是非常明了的,但是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人们就信以为真了。

4、宁有瑕而为玉,毋似玉而为石。

[出处]明·张居正《辛未会试录序》

[释义]瑕: 玉上的杂斑。毋:不要。宁可做一块有杂斑的美玉,也不要做貌似美玉的石头。

5、自暴者,不可与之有言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

[释义]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可以与之交谈,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可以与之共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