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题库(31)

 秋琰 2021-03-17

每次十道题,帮助更好理解古诗词。

第一题:“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里,峨眉共比高。”这是朱德同志为四川眉山县某公园题的诗。请问,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哪三位?()

A 曹操、曹丕、曹植 B 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答案:B

解析:

这首诗是朱德在四川眉山的三苏祠为“三苏父子”所题。

第二题:四川省眉山市有一座三苏祠,“三苏祠”门上有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请问,这里的“三词客”指的是谁?

答案:苏洵、苏轼、苏辙

解析:

“一门父子三词客” 指的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苏洵,北宋散文家,号老泉,字明允,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擅长分析,逻辑严密,很有气势。代表作《六国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擅长绘画和书法,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是宋代词坛豪放派的创始人,也是父子三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代表作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官至宰相。苏辙为人沉稳,性格内敛。善于驾驭多种文章的散文家,诗风风格与苏轼大相庭径,代表作《栾城集》。

“千古文章四大家”这个“四大家”有争议:有人说是指苏洵的散文、苏辙的散文、苏轼的散文和苏轼的词,计四大家;有说是指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有说指宋代欧阳修和三苏;还有说是指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

第三题:《三字经》里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是说苏老泉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还带着儿子一起读书,儿子也成为文豪。请问,下面那个是他的儿子?()

A 苏洵 B 苏辙 C 苏舜钦

答案:B

解析:

苏老泉,指的是苏洵,老泉是苏洵的号。

第四题:据说,苏轼曾作诗调侃自己的好友“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因为这位好友在80岁的时候迎娶了一位18岁的小妾,请问被调侃的这位词人是谁?()

A 梅尧臣 B 柳永 C 张先

答案:C

解析: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民间故事里的一句诗,化用自元稹诗《白衣裳二首》的“一朵梨花压象床”,用来调侃老年丈夫娶年轻妻子。

辟谣:

网上有人把“一树梨花压海棠”当作是苏轼调侃张先纳妾的作品,其实这种说法是错的。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广见于明代迄今笔记小说的民间段子,但没说作者是苏轼,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苏轼写“一树梨花压海棠”调侃张先的错误说法。苏轼的确曾因张先纳妾而相互和诗,苏轼写的是《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其中两残句: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

第五题:“桃仙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这首《桃叶歌》是王羲之的那个儿子给自己的爱妾所作?()

A 王徽之 B 王凝之 C 王献之

答案:C

解析:

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48景之列。桃叶渡位于十里秦淮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六朝东晋时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他常在这里迎接他的爱妾桃叶渡河。那时内秦淮河水面阔,遇有风浪,若摆渡不慎,常会翻船。桃叶每次摆渡心里害怕,回此王献之为她写了一首《桃叶歌》:“桃仙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王羲之的七个儿子:

1、王玄之

长子王玄之,字伯远,工草书和隶书。其妻何氏。玄之婚后不久病逝,身后无子,以其弟凝之之子蕴之为嗣。玄之生前曾参与父亲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有帖传世。

2、王凝之(谢道韫的老公,撒豆成兵的笑柄)

次子王凝之,字叔平。历任江州刺史、右将军、会稽内史,亦工草书和隶书。他也曾参加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其妻为才女谢道韫。

3、王涣之

三子王涣之,善草书。自幼学习父亲书法,达到了形似的程度。有帖传世。涣之也参与了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

4、王肃之

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咨议。参加过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并有诗流传于后,只是不见其法帖传世。

5、王徽之

五子王徽之,字子猷,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名士、书法家。

6、王操之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历任秘书监、侍中、尚书及豫章太守等职。其妻贺氏。贺氏祖父为当朝司空贺循。操之有宣之、慧之二子。

7、王献之(书法成就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

七子王献之,为兄弟中书法成就最高者。当年谢安品评王家兄弟,曾有过“小者最胜”的赞誉。谢安毕竟是谢安,他的眼界确乎高人一筹。只有王献之,方能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第六题:宋代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中的“鶗鴂”是指的那种鸟?()

A 喜鹊 B 布谷鸟 C 杜娟鸟

答案:C

解析:

古诗词题库(31)

含“子规”的诗词句: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夜宿七盘岭》唐 沈佺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宣城见杜鹃花》唐 李白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唐 李白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春夕》唐 崔涂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 苏轼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送春》 宋 王令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宋 翁卷

含“杜娟”的诗词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送梓州李使君》唐 王维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宣城见杜鹃花》唐 李白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唐 李商隐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唐 白居易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宋 高翥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赠梁任父同年》清 黄遵宪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葬花吟》清 曹雪芹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杜鹃花》秋瑾

含“杜宇”的诗词句: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宋 苏轼

杜宇声声不忍闻。——《忆王孙·春词》宋 李重元

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清平乐·离肠宛转》金 元好问

含“鶗鴂”的诗词句: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千秋岁·数声鶗鴂》宋 张先

芳草鸣鶗鴂。野菜飞黄蝶。——《千秋岁·松舟桂楫》宋 吴泳

第七题:白居易《琵琶行》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中的“五陵”是什么意思?()

A 地名 B 坟墓 C 身份

答案:B

解析:

五陵,是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汉高帝(刘邦)长陵、汉惠帝(刘盈)安陵、汉景帝(刘启)阳陵【刘启的父亲是号称最慈善皇帝的汉文帝刘恒,刘恒死后葬在了灞陵,不属于五陵的范围。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秦楼月,年年柳色,霸凌伤别”中的“灞陵”即是汉文帝的陵墓】、汉武帝(刘彻)茂陵、汉昭帝(刘弗陵)平陵等五座帝陵在西汉时均设置有陵邑。当时的豪门贵族和外戚都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文章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所以“五陵年少”指的是京都的富豪子弟。

明代的唐寅《桃花庵歌》”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中的“五陵”既是富豪贵族的意思。

第八题:白居易《琵琶行》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中的“争缠头”是什么意思?()

A 抢付小费 B 争夺绣球 C 争风吃醋

答案:A

解析:

缠头,意思为指古代艺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逐渐发展成为赠送歌女财物的通称,类似于咱们现代的小费或者打赏。

第九题:张籍的《征西将》中“几道征西将,同收碎叶城”中的“碎叶城”是哪位诗人的出生地?()

A 岑参 B 李白 C 卢纶

答案:B

解析:

碎叶城,唐朝在西域设的边防重镇,设立于唐高宗时期,唐玄宗开时期割让于突骑施汗国。唐朝时期经营西域,设立了很多军镇,最有名的就是碎叶镇、龟兹镇(今库车)、疏勒镇今喀什)和于阗镇(今和田),称为唐代“安西四镇”。碎叶镇就位于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途中标红的地方)。据说,是李白的出生地就是碎叶镇,但这只是众多说法中比较有说服力的一种而已。而今,连国际友人都争抢“李白出生地”,看来,蹭流量是不分国界地域啊!

第十题: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故址指的是现在的哪个省?()

A 四川 B 陕西 C 甘肃

答案:C

解析:

【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玉门关南,是出塞必经之地,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而今,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

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玉门关】

汉武帝时设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汉代时期的玉门关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的小方盘城,唐代时期的玉门关即今甘肃安西双塔堡附近

说起玉门关,大家马上会想到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阳关,玉门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古诗词题库(31)

备注:题目主要参考中华好诗词,解析由xixima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