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先行军的姿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杰宝要加油 2021-03-17

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品质海安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标志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具体规划实施阶段。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

开放程度最高

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

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

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

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

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战略机遇,更是责任担当,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海安如何扛起责任、拿出作为、作出贡献?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明确了方向,明晰了路径——主动策应,借势发展,争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

放大枢纽优势,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先人一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有史以来对南通实质性利好最多、撬动性最大、意义最为广泛深远的国家战略。随着沪通铁路、盐通高铁、海启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海安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紧扣“尽快到达核心区”这个关键,加快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缩短与南通新机场、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的时空距离,激发出“枢纽海安”更大的发展活力。

打造产业高地,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胜人一筹。海安产业基础较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有利于海安进一步抢抓上海、苏南等地优势产业的溢出机遇,进一步提升在长三角产业链中的占有份额。要坚定不移把项目招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新攻势,确保在10亿元以上项目,尤其是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的招引上有更大突破。要深入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下,生产要素流动的新特点、新趋势,加强对优势产业、重大项目的研判,不断增强项目招引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在10亿元和1亿美元项目招引上取得实绩。

对接服务上海,深度融入上海产业链分工体系上快人一步。海安与上海地域相邻、经济相融、人缘相亲,两地“良缘”早已结下累累硕果。站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变局的新风口上,海安不仅要在进一步建设好上海(杨浦)工业园、上海(奉贤)工业园上有所作为,还要在强化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入合作、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产业化基地和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上掷出力量,更要继续发挥生态农业、现代建筑等领域优势,打造上海优质农副产品供给的“菜篮子”、现代建筑施工服务的“排头兵”、旅游休闲的目的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