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唾液之妙---修炼金津玉液
2021-03-17 | 阅:  转:  |  分享 
  
唾液之妙---修炼金津玉液(转)

唾液之妙



──修鍊金津玉液







人體基本構造簡介



首先我們可以藉由人體基本構造的了解,在鼻腔與口腔之間,即上顎處稱為「金橋」,又曰「上鵲橋」,有二竅(唾液分泌腺),舌根下亦有二竅(左為丹井,右為石泉),此處正是廉泉穴(唾液分泌腺)。口腔後為咽喉,喉頭下接氣管,為呼吸空氣出入之處;咽頭下接食道,為飲食進入胃的通路。而唾液就是由口腔周圍的腮腺、頷下腺和舌下腺之分泌腺所分泌的一種消化液。一般的功用是潤濕食物,使食物變得柔軟而易於吞食。另外唾液內也有特別的酵素,所以同時也可以做消化的動作。



自古以來,唾液即被我國傳統醫學視之為「金津玉液」,而修道養生家則認為,只要簡單地將舌下產生的津液有意識地一口口咽下,并持之以恆,常年不懈,便能增進生命活力,延年益壽。如此「取之即得」的口水津液不僅是健康的重要源泉,亦是長生之道不可或缺的人間至寶。



現代醫學之實證



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實,口水津液含有豐富的水分、酵素、維他命B、蛋白質、鉀、鈣以及澱粉酶等多種有益人體的成分,並具有消炎、解毒、養顏、美容和幫助消化的作用。另外,依據醫學專家的進一步研究顯示,唾液還具備下列幾項功效:



【1】免疫功能。日本東北大學教授研究發現,健康人的唾液與愛滋病毒混合,可有效破壞愛滋病毒,進一步研究發現這是溶菌酶的滅毒作用。科學家則透過生物工程技術來提取人類的唾液,希望為防治愛滋病尋找一條新途徑和新方向。



【2】將致癌物質轉化為無害物質。美國喬治亞大學醫學專家表示,如果食物能在口腔中咀嚼三十秒以上,唾液中的過氧化酶等十三種酶,基本上就可消除食物中可能存在的亞硝酸鹽和黃麴毒素等微量致癌物質。



【3】唾液腺還能生成多種生物活性物質,以參與調節生命活動力。例如唾液中有一種上皮生長因子的蛋白質,能促進表皮和上皮組織的生長。過去民間曾流傳在割傷部位塗抹唾液的簡易療法,正是無意中利用了唾液殺菌和促進傷口生長癒合的作用。最值得一提的是腮腺能分泌一種具有調節血糖作用的激素,可見腮腺是胰腺之外能使血液中胰島素升降的重要組織。



【4】經由判定唾液的成分及其變化來監測健康狀況和診斷疾病的方法被大量發明。例如:腎功能不全者,其唾液中尿素的含量會增加;高血壓病人的唾液中其鈉離子程度升高;腸道有蛔蟲之病患其唾液中二氧化碳程度會升高,酸性亦增加。



【5】鑑別胎兒性別。母體腹中5—7個月的胎兒由於性別不同,可在胎盤裏分泌出不同的激素。藉由檢查孕婦的唾液可發現兩種不同的激素,進而可判斷胎兒的性別。目前醫學專家正進一步的研究,如何提高胎兒性別判斷的準確率?



古代典籍之陳述



我們藉由古代的經典和修道養生家的論述,也可明白唾液(金津玉液)對人體的重要性。引證『黃庭經』各章所揭示如后:「口為玉池太和宮,嗽咽靈液災不干。體生光華氣香蘭,却滅百邪玉煉顏。舌下玄膺生死岸,出清入玄二氣煥。存嗽五芽不飢渴。閉口屈舌食胎精。取津玄膺入明堂,下漑喉嚨神明通。三十六咽玉池裡。玉池清水上生肥,靈根堅固老不衰。」,亦點出了人們口中津液是有其重要性。猶如山中之泉水,灌溉滋潤全身。修鍊者閉口屈舌,運用升降吐納之功,口中自然會使甘甜的津液源源而來,以意導入下丹田,汩汩而吞。此時之津液因鍊氣而生,與平時之津大不相同,順意吞入腹中,甚有補益。若能勤加修鍊由津吞入腹,以熱力蒸動,化真氣上升,循至口中,復還為津,如此周而復始,往復循環一次、二次,直至百次千次萬次後,自能使人肌膚光澤,氣如香蘭,顏如玉潤矣。此功似同乳轉醍醐,正是古人所謂「玉液還丹」之功。



『道家起居調攝詞』亦提及「……。齒宜常叩。口宜常閉。津宜常嚥。氣宜常提。……」。而『長生一十六字妙訣』所言「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也說明鍊功的初步法門中吞津之要。舉凡行住坐臥間,仍舌抵上顎,滿口生津,連連咽下,汩然有聲,如是一咽一提,精進不斷。另『老君養身十四字解』依道家丹鼎派相傳的讀音為「玉爐燒煉延年藥」,「正道行修益壽丹」的「益」字是由天、井、水所組成,應是指人用功到虛極靜篤時,陰陽交會,心平氣和,只覺口內上顎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潤百骸。故『道德經』云:「天地相合,以降露甘」。在『呂祖純陽百字碑』中亦云:「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其口訣云:「甘露滿口,以目送之,以意迎之,送下丹釜,凝結元氣以養之。」如此養氣,骨節已開,神水不住,上下周流,往來不息,時時吞咽,是謂之飲長生酒。



近代的大師觀點



證諸近代千峰老人趙避塵所著之『性命法訣明指』中,引其師了空所云:「上顎是天池穴,因其上通腦髓,恐其往下泄炁,用舌頂住天池穴,引真炁由玄膺穴,下降丹田,生有甘露順歸氣管,過十二重樓,……」。故我輩應謹記舌頂天池穴(上顎)之妙,久之甘露必降,味甜如蜜,吞下入我十二重樓,再降真炁穴,將化為陰精,由春絃(真炁穴內一小管)入睪丸宮。再者,『金丹要義』中所述之「龍門導引法」更是詳加說明金津玉液的修丹之法,詳文如后:「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叩齒三十六。兩手抱崑崙。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微擺撼天柱。赤龍攪水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滿口勻。一口分三嚥。龍行虎自奔。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盡此一口氣。想火燒臍輪。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叉手雙虛托。低頭拔足頻。以候逆上上。再嗽再吞津。如此三度畢。神水九次吞。嚥下汩汩聲。百脉自調勻。河車搬運訖。發火遍燒身。邪魔不敢近。夢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穴病不能迍。子午午前作。造化合乾坤。連環次第轉。八卦是良因。」



氣功大師嚴新也表示,氣功可以增加人體內的唾液、腸液和胃液,而唾液中含有微量元素及大量的溶菌酶等成分,可抑制細菌,增強自身抵抗力,可謂營養價值極高的物質。所以鍊功狀態中唾液,稱為「金津玉液」。另外氣功大師韓秋生也告訴習鍊氣功者,於鍊功時分泌的唾液,千萬不要輕易吐掉,應分若干小口慢慢地咽下;而舌頭與心臟的關係密切,故舌頭上翹的各種姿勢,都可幫助調整心臟。



我的體驗



吾自拜入來靜師父門下,功夫的修鍊是時勤時惰,誠然不夠努力精進;而行住坐臥間,宜口常閉,舌抵上顎,吞津入腹的功夫,則是時刻不忘。最近幾個月來,自己更細心觀察身體的各種變化,發現舌頭的敏感度增加了。例如:自身周圍若有不良的氣體或刺激性的物質存在時,舌頭就會不舒服。有時喝白開水會感到相當的甜味。雖然中醫學裡,根據五味與五臟相應的關係而論,口中發甜乃是脾胃素有溼熱,因溼化熱的現象。但我相信自己的狀態,應是舌抵上顎,華池神水自如泉湧之功,而使其味清冽,久則香甜,如飲玉液瓊漿般。誠如古人所謂「仙家自有長生酒,甘露無源滾滾來」。最後,希望大家習得唾液(金津玉液)之妙,而每日持之以恆的修鍊,相信自可永保健康美麗的人生。



【參考書目】



1.金丹要義。(【台北?】:黃龍丹院印行,出版時間不詳)。



2.王來靜等編。氣功指南。初版。台北:氣功文化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



3.來靜。北宗氣功。初版。台北:氣功文化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二月。



4.程來遠編譯。王來靜校正。性命法訣明指。初版。台北:氣功文化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五月。



5.孟桂榮。中華神功現代第一人-----嚴新。初版。台北:氣功文化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6.韓秋生。氣功自我控制療法。初版。台北:氣功文化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七月。



7.李樂俅。仙學妙選。再版。台北:真善美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8.佳霖電腦排版有限公司編譯。圖解人體的奧秘。二版。台北:智揚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八月。



9.(網路新聞文摘):



◎金津玉液新認識。



◎人人可做的唾液養生法。



◎唾液的奇效。



◎從味覺看健康。



◎唾液判定疲勞程度。
献花(0)
+1
(本文系清风日月明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