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液经法图系列(1):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昵称54539248 2021-03-17

说好的今年开始讲“汤液经法图”,我们今天就开始。

这个图呢,其实我在中国药科大学上本科的时候,大约2006年吧,我就见过,但是没看懂,找了一些解读和探秘的网络文章,还是没看懂,所以,就这么搁下了。上了研究生,忙得没时间,也没顾上再深入研究。直到工作以后,思考问题更加独立了,敢于破旧立新了,敢于否定之否定了,才算是慢慢有所理解。

所以,在正式讲“汤液经法图”之前,我先要提醒大家,如果想真正看懂,一定要敢于破旧立新。破的什么旧?破的书本上、课堂上你学到的那些旧。立的什么新?立“汤液经法图”的新。

实际上,“汤液经法图”很可能比你所学的那些中药学知识,要更加接近中药方术的本原。所以,从历史源流的角度看,“汤液经法图”才是源,才是根本。

汤液经法图系列(1):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历史源流分析(图源网络)

目前,对于“汤液经法图”,我们也研究了一段时间了,大小发表了几篇文章,横竖尝试了几种方法,但是仍然感觉刚刚入门,需要学习思考领悟的东西还有很多。

接下来,就让我这个刚入门的,带着大家领略一下“汤液经法图”。

(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汤液经法图”,有个主观印象,手抄本是这样的:

汤液经法图系列(1):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汤液经法图手抄版(图源网络)

我们把它重新画了一下,变成这样的:

看了这个图,大家有什么感觉吗?我想,刚开始一定有看不懂的地方,需要有配套文字或案例,才能理解。但是至少,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图里包含有两方面的信息:

第一个就是五味,也即辛、甘、酸、苦、咸。现有的中药药性理论包含的内容很多,有四气(寒热温凉),有五味,有归经,有升降沉浮,有毒性。而在“汤液经法图”里,只有五味。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所有的中药药性理论内容中,最最重要的是,五味。

你也可以这样想,中药大多都是吃进去的,吃到嘴里的东西,能吃出寒性或热性吗?能吃出归哪个经吗?能吃出大毒小毒吗?都不能。但是一定能吃出味道,酸味、咸味或甜味这样的味道!

呃,当然了,烫东西和凉东西,只是服用温度的差异,不能代表寒热药性。

从“汤液经法图”包含五味信息来看,这个图与药有关,与治疗有关

第二个信息,是五行

如果抽提掉所有文字,仅仅从几何上看,“汤液经法图”其实是一个五边形,在这个五边形的内边,写着金、木、水、火、土5个字。

这五个字代表啥呢?代表很多信息,比如说,五脏。

大家知道,中医上讲五脏六腑,是构成人体的重要脏器,但五脏六腑不仅仅是具体的脏器,还是一个一个的功能模块,分司着不同的人体功能。其中,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木代表肝,火代表心,土代表脾,金代表肺,水代表肾,简单表述就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和肾水。

我们说,2020庚子年金运太过,结果肺金和肝木(金克木)都容易出问题,就是这样的对应关系。

好,从“汤液经法图”包含五行五脏信息来看,这个图与病有关,与诊断有关

所以,“汤液经法图”就是这样一个,既与疾病诊断有关,又与治疗用药有关的图。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有什么样的病,选什么样的药,都在里面。

单这一点,就把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甩开好几条街。

(二)

接下来,我们讲讲,这个图是哪里来的。

一个故事,总要有时间、地点和人物三要素。我们这个故事的起点,时间是1897年,地点是敦煌,人物是一个道士,名字叫做王圆箓。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并在此定居下来。敦煌,地处祖国西北部,现在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城市。但在当时,在丝绸之路盛行的时候,敦煌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咽喉,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很遗憾,我这个甘肃兰州人,至今没有去过敦煌。

王道士在敦煌莫高窟住下来,供奉香火,收受布施,并且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洞窟,即现在大家现在熟知的藏经洞(第17窟),根据王道士自己的说法,“内藏古经万卷”。

是的,藏经洞里,藏有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佛教、道教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壁画,有经卷,有绢画,有佛像,大约有六万多件。大概都是以下这个样子的:

汤液经法图系列(1):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藏经洞壁画(图源网络)

汤液经法图系列(1):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藏经洞经卷(图源网络)

汤液经法图系列(1):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藏经洞论语(图源网络)

汤液经法图系列(1):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藏经洞绢画(图源网络)

汤液经法图系列(1):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藏经洞人像(图源网络)

这么多珍贵文物哪去了呢?大家都知道,在那个时候,神州大地支离破碎,这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被一批又一批的外国探险家,打着“探险、考古和测绘”的幌子,连骗带偷抢走了。

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来了,搞走几十箱,据说打包就花了7天;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来了,搞走几十箱,据说仅经卷有7000多卷,全是上乘之品;

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来了,搞走十几箱;

1914年,俄国人鄂登堡来了,掠夺数量不详;斯坦因又来第二遍,又掠夺走一部分。

据说,王道士也曾经向当时的知县和县令反映过,甚至都给老佛爷写了密信,但是,都没用。

接下来,重点来了。

1918年,一个叫张偓南的医生,去兰州探望朋友时顺道去敦煌莫高窟参观,路遇大风,便在王道士家借宿。两人闲谈时,王道士得知张偓南行医,便将自己藏下的一卷医书卖给了张偓南

这卷医书叫做《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是梁·陶弘景写的。

张偓南知道这是难得的古书,便将这卷医书珍藏在家里,成了代代相传的家学,并传给其孙张大昌,教其治病救人。家传,加上勤奋,张大昌很快就成了小有名气的民间中医,还曾在原河北省中医研究院担任通讯研究员。

1965年,1974年,张大昌两次将《辅行诀》手抄本寄送至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希望将其献给国家,以利后学,挽救时弊。后来,经过王雪苔、马继兴、钱超尘等文献大家的不懈努力,这本书才得以刊印流传开来。

大家现在就可以在京东、当当网上买到《辅行诀》。

汤液经法图系列(1):汤液经法图是什么?哪来的?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传承集(图源网络)

而恰恰在这本《辅行诀》里面,收录了一些更早时期的医学内容,这就是我们的主角,“汤液经法图”。这个图是《辅行诀》所引,但不是陶弘景所作,谁作的呢?据传是伊尹所作,是伊尹所著《汤液经法》里面的配图。

伊尹是谁呢?伊尹是厨师的祖师爷,称为中华厨祖,北京市丰台区有一家伊尹海鲜自助,就是取厨祖之意。其实呢,伊尹是一个圣人,不仅仅会做饭,而且还懂用药,撰写过《汤液经法》,可惜原书已遗。

幸运的是,由于陶弘景的转载,《汤液经法》里面的“汤液经法图”保留了下来。在《辅行诀》里面,陶弘景这样说:“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熟悉之,医道毕矣”。

足见这幅图的重要性。

这就是“汤液经法图”的来历,不可谓不曲折。假如,这个过程中稍有一点闪失,被外国强盗掠走了,没有卖给医生,没有传下来,没有献给中国中医科学院,没有人校对出版,等等。只要有一个闪失,今天这篇文章就不存在。说真的,想想都后背发凉。

又或者说,在英国博物馆、法国博物馆里陈列的敦煌文物中,谁知道还有没有国内失传的重要医学古籍呢?

所以,敦煌藏经洞的数万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列强掠夺这么多次,这本书还能传下来,这张图还能传下来,实属万幸。我们要好好珍惜,发扬光大。

今天就讲到这,下次我们教大家看懂“汤液经法图”的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