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仙李白的这首词,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王国维这样评价它!

 昵称535749 2021-03-17

2021-03-16 10:17 

华人号:中国文化

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仙”之誉,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意境奇妙,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诗风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

李白不仅诗歌闻名,他的词作在词坛也有极高地位,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其中一首《忆秦娥》尤为经典。虽然后世有很多著名词人,比如欧阳修、李清照、陆游等人都曾经写过同一个词牌,但是李白的这首词仍然被誉为最经典的一首: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秦娥,就是指秦地的美貌女子。李白通过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形象,上阕写个人忧愁,下阕则过渡到历史忧愁,反映了作者对当时表面繁华热闹,内部却有重重危机的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虑与担忧。

词作以悲凉呜咽的箫声开篇,描写了一个美貌女子从梦中被箫声惊醒,看到秦楼之上正挂着一弦明月。明月照耀之下,灞陵桥上的青青柳色,染上了凄怆的离别色彩。

箫声,明月,离别时常折的柳枝,送别时必经的灞陵桥,声声、景景、处处都是离别的色彩,这样的情景,又怎么会不让她触景生情,更加思念远方的爱人呢?

上阕写景抒情,通过秦娥的思念,表达的是个人的悲欢离合,暗示着主人公内心深处对美好恋情的追求,其实又何尝不是作者对功名、对自由的追逐与梦想呢?

下阕的“乐游原”,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在长安城的西北方向,那里因为地势高,可以遥望远处的咸阳古道。

重阳节登高之时,站在乐游原上,远望咸阳古道,既没有音信,也看不到归来的爱人身影。音尘断绝,在落日的余晖里,只能看到汉朝皇帝的陵墓和宫阙。昔日的繁华不再,只有难言的萧瑟与孤寂,不由引发人的深刻思考。

由个人的思恋之情,转向对历史的反思,这样的手笔也只有李白这样的大家才能够捭阖自如。由秦楼明月,到咸阳古道,到西风残照,不同的场景,但是其中茕茕孑立的身影却一直没变,这是深切思念着远方爱人的秦娥,又何尝不是内心有着热烈追求的诗人自己?

乐游原,曾经是汉代帝王游乐之所,当时最为繁华的所在,如今古道悠悠,那时的辉煌与威赫却都已经随风飘逝,斜阳照下来,只看到那赫赫王朝留下的陵阙。

如此强烈的对比,很容易联想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总有一双冷静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沉静思考的心灵:曾经的盛与衰,悲与欢,自然也会在当下再次上演。

对历史的反思,就这样凝练在诗人的笔下。意境辽远开阔,气韵沉雄,因此有人曾经评价此词和杜甫诗风颇为相似。

近现代学者王国维在他的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中称李白这首词“以气象胜”,虽然这种气象与开元盛世的“盛唐气象”已经有很大不同,在意境开阔之外带有格外的悲凉之气,这在李白后期的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

《忆秦娥·箫声咽》是唐五代词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它开宋代词之格调,和李白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