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馆藏精品丨彩绘雕砖

 睫毛上的风尘 2021-03-18

图片


彩绘雕砖(六块),唐代,一级文物。1957 年灵台县寺咀遗址出土。同出6块雕砖,泥质灰陶,尺寸相近,正方形,边长 36 厘米、厚 6.2 厘米。砖正面雕刻门,内刻绘佛像或伎乐。佛像雕砖(177-2)壸门内刻绘佛像,佛圆形头光与背光,高肉髻,面相方圆,著偏袒式袈裟,双手合十,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击方响伎乐雕砖(177-1)门内刻绘伎乐一身,头后圆形项光,头戴冠,上身坦裸,戴项圈、臂钏,披巾绕臂外飘,下著裙,坐于莲座上。其前悬挂方响,伎乐双手持锤敲击演奏。方响始于南北朝的梁,《旧唐书·音乐志》记“方响,以铁为之,修八寸,广二寸,圆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设业。倚于架上,以代钟磬。”唐时用于宫廷燕乐。宋《乐书》有方响的图载,可知,方响由 16 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铜板(铁板)组成,分上下两排,垂悬于木架上,以小铁锤敲击。从以上文献记载可知,方响为唐宋时期较为流行的打击乐器。现藏灵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文物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