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M档,使用起来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它和AV、TV模式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我们需要同时调节3个参数,也就是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一、调至M档这个就不用我讲了,刚接触相机,想必大家刚开始用的就是P档把,可能听别人讲M档适合老手使用,不适合新手,这个是个误区,只是M档比较复杂,难以操作,所以给新手的建议就是先使用P档。 虽然M档不同于半自动档,但是手动设置的M档可以自己调整所有参数。可以拍摄出别的档位拍摄不出来的效果。 二、调节感光度我们需要根据现场的环境去调节感光度,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 ISO感光度越高,画面越亮,照片的画质就越差(噪点多); ISO感光度越低,画面越暗,照片的画质就越好(噪点少)。 一般日常天气的话,建议大家把ISO控制在100左右,我们在调整ISO要慎重,即使我们在较暗的环境下,感光度一般也不要超过6400,这样才能保证画质。环境很暗建议大家用补光灯,或者借助环境光(比如路灯、广告牌等等),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画质。 三、调整光圈想拍摄虚化效果我们就要确定好光圈,光圈用(f)来表示。 光圈数值(f)越小,进光量越多,光圈越大,虚化效果越好。 光圈数值(f)越大,进光量越少,光圈越小,虚化效果越差。 我们想拍摄什么样的题材,就要设置什么样的光圈值。想要拍摄虚化效果,我们先确定好光圈值。 四、调节快门速度快门s的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多,快门速度也会越慢。 快门s的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少,快门速度也会越快。 想要拍摄慢门,或者抓拍运动,就要确定好快门值。除了拍摄慢门,一般快门速度不低于1/125s,不然你在不用三脚架的同时,画面会因为手抖而糊掉。 重点:这个时候要是快门在1/125s,画面还是很暗的话,我们就要调整光圈来增加曝光了,要是光圈开到最大的话,还是暗,那么你就要提高ISO了,前面也说了,感光度一般不要大于6400不然画质会很差! 五、具体M档设置思路1、我们先要调整ISO,之所以我们先设置ISO,主要是为了保证画质,要是我们拍摄的题材,光圈、快门都已经调整合适,画面还是很暗的话,我们在最后在调整感光度。 2、根据我们要拍摄的题材,决定先调整光圈还是快门。 (1)想要拍摄背景虚化的效果,大景深的题材我们就要用到大光圈去拍摄(比如f2.8)。 (2)想要拍摄运动物体,那么我们就要先设置好快门值,不至于让照片糊掉(最起码不要低于1/125s)再看曝光是不是正常去调整光圈大小。 六、常用场景拍摄参数整理1、晴天室外人像拍摄 光圈:F1.2-4 感光度:100 快门速度:1/80s-1/200s 2、室内人像拍摄 光圈:F1.2-4 感光度:800-1500 快门速度:1/80s-1/200s 3、静态花朵拍摄 光圈:F1.2-4 感光度:100 快门速度:1/80s-1/200s 4、宠物/宝宝拍摄 光圈:F1.4-5.6 感光度:100-800 快门速度:大于1/200s 5、演唱会/追星 光圈:F2.8-5.6 感光度:自动 快门速度:大于1/1000s 6、风光拍摄 光圈:F8-11 感光度:自动 快门速度:1/80s-1/200s ![]() 7、慢门尾灯拉丝 光圈:F11-20 感光度:100 快门速度:10s-20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