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者谦和,大善者宽容。 作者:京博国学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句词,“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人生的底色是悲凉的,心有一二,不思八九,便可事事如意。 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说: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净心; 既然没能如愿,不如释然。 既然改变不了世界,不如试着改变自己的内心。 唯有内心强大,方可治愈一切。【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内心越强大,处事越温柔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晚清名臣曾国潘,有一次在上朝途中,和某官员的八抬大轿相遇了。 对方一看是四抬轿子,便不以为意。借着没有及时让道的理由,轿夫二话不说,就将曾国潘从轿子里揪了出来。 这个官员一看,居然是当红一时的曾国潘,吓得慌忙磕头谢罪。 可曾国藩并没有动怒,反而将他扶起,笑着道:“是本官的轿子挡了大人的道,不怪你,不怪你。” 宽容,是最高贵的报复。我本有可以狠狠责备你的实力,可我却选择了不计较。 因为心有大善,所以一切糟心之事,都是小事。 体谅他人,也是在大事化小,取悦自己。 一个人内心愈强大,便会愈善良、愈温柔。 当你温柔了,世界也跟着柔软了。 内心强大,治愈自己 林语堂说:“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一个层次,才不会因为近期的抑郁而伤怀。” 心境越高,逆商越强,越能在磨难之中,成就自己。 公元1082年春,正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 苏轼与朋友相约春游,途中风雨骤至,附近无可避雨之处,众人都变得狼狈不已。【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而苏轼却淡然处之,漫步在雨中,反而有所感悟,片刻之后,写下了千古名篇《定风坡》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点风雨,算什么呢?哪怕我一身蓑衣,任你风吹雨打,我也依旧可以乐观豁达。 仕途不得意没关系,竹杖芒鞋,也一样走得从容潇洒。 内心若足够强大,便能从最低处的生活里,活出最高级的优雅。 难怪林语堂如此评价他:“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人呐,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只要内心足够强大,那些我们经历的,试图打垮我们的,都将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内心强大,治愈万物 《史记》有云: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一个人内心越强大,便越趋于伟大。 杨绛先生,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1997年,被她称为“平生唯一杰作”的女儿钱瑗去世。就在女儿走的前一晚,她握着女儿的手说道:“安心睡觉。我和爸爸,都祝你睡好。” 第二年,丈夫临终,一眼未合好,她附在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呢。” 她曾提到,“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可是逃到哪里去呢,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曾经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终究只剩下了她一人。 她便一个人,静静地整理钱钟书留下来的手稿笔记,花了近十年,让那些书全部出版。 一个人内心该有多强大,才能在生活的压力下,依旧不动声色,保持从容且高雅。 杨绛先生说: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原来,生命里的淡定与从容,才是治愈世间万物的解药。 想起《菜根谭》的一句话:“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