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赫连勃勃筑城野心勃勃,姚兴优柔寡断埋下祸端

 沉映香 2021-03-18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76篇
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十月,眼见后秦声势大不如前的杨盛也蠢蠢欲动,公然背叛姚兴,侵扰后秦的祁山。
姚兴派建威将军赵琨为前锋,立节将军姚伯寿为后继,前将军姚恢出鹫峡,秦州刺史姚嵩出羊头峡,右卫将军胡翼度出汧城,他自己从雍城而出,在陇口会合,共同讨伐杨盛。
天水太守王松怱向姚嵩进言道:“先帝奇谋神智,变化莫测,徐洛生以英武辅命,两次进攻仇池都空手而回。这并不是因为杨氏的智谋和勇力多么突出,而是那里的地势过于险固。以赵琨等人的才能和您的威望,不见得能够成功。您了解内情,应该上表劝谏。”姚嵩不听。
果然其然,杨盛凭借地形与赵琨等对抗,双方僵持不下,姚伯寿畏怯,不敢进兵增援,赵琨力量单薄,终究难以抵敌,最终大败而归。
姚兴大怒,斩了姚伯寿,但面对杨盛的拒险而守,也只能怏怏而退。
不久,姚兴以杨佛嵩为雍州刺史,率领岭北的军队进击夏国。
军队走了几天之后,姚兴却对大臣们道:“杨佛嵩每次看到敌人,便奋勇向前,无法自制,我给他的兵力一般不超过五千人。这一次,他的兵力太多了,遇到敌人一定会失败。但他已走远,将若之何?”
人是你派出去的,兵力也是你给的,现在说这种话还有意思吗?大臣们一阵无语,懒得搭理姚兴。
不出所料,杨佛嵩与刘勃勃交战时,一往无前,终至覆灭,被刘勃勃所擒,扼住喉咙掐死。
连续的军事失利,让姚兴有一种深深的挫折感。百般无奈之下,他只好用外交手段缓解困境。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三月初五,姚兴派使节前往北魏修好,经过深思熟虑,拓跋嗣决定与后秦和好。
其实,拓跋嗣之所以愿意和姚兴结盟,完全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
刘勃勃建立夏国后,虽然一直在骚扰后秦,但只要他实力足够强大,一定会对付北魏,因为刘勃勃和北魏是多年的死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北魏和后秦冰释前嫌,走到了一起。
同月,刘勃勃下令大赦,改元凤翔,以叱干阿利兼任将作大匠,征发岭北胡人、汉人共十万,在朔方水以北、黑水以南修筑都城。他慷慨激昂道:“我志在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因此,新城的名字应该叫统万。
叱干阿利乖巧伶利,驭下凶暴残忍。建造统万城时,他用蒸过的土修筑城墙,验收时铁锥如果能插入一寸深,就要把泥工杀掉并把尸首筑进城中。刘勃勃认为他非常忠诚,便把筑城的事全部交给他。
监造兵器铠甲时,叱干阿利更是严酷至极,弓箭射不透铠甲,就杀掉作弓的人;如果射透了,就杀死作铠甲的人。
在叱干阿利担任将作大匠期间,前后大约杀掉了几千名工匠,夏国的武器什物因此都打磨得异常锋利和精良。
随着实力的强大,刘勃勃开始强化本族意识。他自认祖先沿用母姓刘,不合礼法,鉴于古人使用姓氏没有常规,便改姓“赫连”,意思是说帝王是天的儿子,他的伟大光耀与天相连。
从此,世上再无刘勃勃,只有赫连勃勃。
对于那些不是直系亲属的旁支后裔,赫连勃勃则让他们以“铁伐”为姓,意思是说他们钢强锐利如铁,可以用作攻伐的利器。
十一月,拓跋嗣派使节到后秦去求亲,姚兴欣然答应。
义熙十年(公元414年)二月,得知拓跋嗣竟和后秦联姻,赫连勃勃入侵北魏河东的蒲子。
北魏可不是任人欺负的后秦,并州刺史娄伏连强势回应,杀死了夏国所设置的吐京护军和守卫士卒。
趁着和北魏的关系处于蜜月期,如果此时邀请北魏一同出兵讨伐夏国,拓跋嗣一定不会拒绝,但在这节骨眼儿上,姚兴却生病了。
前面曾说过,姚弼凭借姚兴的宠信,在朝中大权独揽,还生出异心。
如今,姚兴患病,姚弼更加紧了行动,诬告和太子姚泓关系密切的左将军姚文宗说过对姚兴不满的话。姚兴大怒,命令姚文宗自杀。
之后,姚兴对姚弼言听计从,提拔他的亲信尹冲为给事黄门侍郎,唐盛为治书侍御史。姚兴身边掌管机要事务的人,都是姚弼的党羽。
大臣们对姚弼畏之如虎,不敢正视。唯有右仆射梁喜、侍中任谦、京兆尹尹昭等人对姚兴直言不讳道:“父子之间,外人本不便多言。但君臣大义不薄于父子,有些话我们不得不说。姚弼潜有夺嫡之志,陛下宠之太过,又假其威权。传闻陛下有废立的打算,真有此事吗?”
姚兴否认道:“没有此事。”梁喜等人道:“既然没有这事,那陛下爱护姚弼就是给他惹祸。希望把他身边的官员全部除去,减小他的权威。这不但是保护姚弼,也是在保护社稷和国家!”姚兴默不作声。
与此同时,大司农窦温、司徒左长史王弼等秘密上奏劝说姚兴改立姚弼为太子,姚兴虽然不同意,但也没责怪他们,让他们产生了误判,更加紧密团结在姚弼身边。
五月,姚兴病重,姚弼暗地里聚众几千人阴谋作乱。姚裕(姚兴第十一子)派使者把姚弼将要叛逆的情形告诉了那些在外地镇守的哥哥们。
于是,姚懿(姚兴次子)在蒲阪,镇东将军、豫州牧姚洸(姚兴第四子)在洛阳,平西将军姚谌(姚兴第六子)在雍城,纷纷动员部众打算到长安去讨伐姚弼。
正好这时姚兴病情好转,召见文武百官,征虏将军刘羌便哭着把这些情况禀告给姚兴。梁喜、尹昭请求诛杀姚弼,又道:“如果陛下不忍心杀姚弼,也应该把他的权力职位全部剥夺。”
姚兴万不得已,免去了姚弼的尚书令职务,让他以将军、公爵的身份回家赋闲,姚懿等人也都各自停止了军事行动。
随后,姚懿、姚洸、姚谌与姚宣(姚兴第五子)等都回朝通过姚裕求见姚兴。姚兴疲惫道:“你们不过是想说姚弼的事,朕已经知道了。”
姚裕不卑不亢道:“姚弼之事若有可说,陛下不妨一听。如果姚懿等人所说不属实,应该用刑法处罚,为什么要凭空猜测拒绝召见呢?”
于是,姚兴在谘议堂召见姚懿等人。姚宣流着眼泪,仗义直言,姚兴不耐烦道:“朕自己决定这事,不用你们担心。”
抚军东曹属姜虬上疏道:“广平公姚弼叛逆之心昭然若揭,路人皆知。而今国家的变乱,起于陛下爱子,虽然打算包涵容忍、掩饰庇护,但那些叛党却在不停地煽动蛊惑,姚弼的叛逆之心怎能消除呢!应该驱散姚弼身边的恶棍凶徒,以此断绝灾祸的来源。”
姚兴把姜虬的奏给梁喜看,无奈道:“天下人都拿朕的儿子当动乱的借口,应该怎么办才好呢?”梁喜道:“如姜虬所言,陛下应该尽早裁决。”姚兴再度沉默不语,还是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姚兴的犹豫不决终究给后秦带来一场风暴,吹得后秦七零八落,一地鸡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