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译文 | 一阶段和两阶段等离子体催化体系VOCs去除技术综述

 大城小E 2021-03-18

一阶段和两阶段等离子体催化体

VOCs去除技术综述

Hsin Liang Chen, How Ming Lee, Shiaw Huei Chen,

Moo Been Chang, ShengJen Yu, Shou Nan Li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控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等离子体催化技术,结合了催化技术的高选择性以及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快速点火/响应优势,在VOCs的降解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等离子体催化技术包括一阶段等离子体催化技术(SPC)和两阶段等离子体催化技术(TPC)。在SPC中,催化剂床位于等离子反应器内部,等离子体和催化剂在一个阶段内完成对VOCs的降解;在TPC中,催化床位于等离子反应器外部,等离子体和催化剂需要在两个阶段分别完成对VOCs的降解。本文全面介绍了SPC和TPC在VOCs降解方面的性能强化机制、应用现状及适用领域。

SPC性能强化机制可以从催化剂对等离子体VOCs去除性能的影响以及等离子体放电对催化反应的影响两方面阐述。添加催化剂后,等离子体反应器内形成填料床,使得平均电场增加,加速了电子轰击裂解和电离反应,提高了VOCs去除效率。同时,催化剂的添加能扩大等离子体放电区域,增加活化粒子浓度,提高等离子体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强化了VOCs的去除。另外,VOCs还可能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使得其去除效率提高。等离子体放电也能对催化反应产生影响。等离子体放电使得部分气体反应物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提高了催化反应的活性。同时,等离子体放电发生在催化剂表面,使得催化剂性能受到影响,表现为金属分散度增高、抗焦炭形成能力增强、持久性增加、反应活性增强。另外,等离子体放电所需电压贯穿催化剂,使得催化剂表面功函数增加,催化活性增加。

在TPC中,等离子体反应器可以置于催化剂床前端或后端,分别用作等离子体预处理和后处理。前者应用更为广泛,其性能强化机制相较于SPC更为简单。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粒子,由于高的反应活性和短的寿命,大部分会在到达催化剂床前消失。因此,等离子体主要通过改变催化剂床的进气成分,即通过增加具有化学活性的粒子来丰富气体流或将VOCs预转化为易于催化降解的物质,强化VOCs的去除。

催化剂在SPC和TPC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SPC,不合适的活性粒子附着在催化载体上会降低VOCs的去除效率。到目前为止, SPC中催化剂的选择尚无明确结论;而对于TPC,MnO2似乎是催化剂的最好选择,这是由于MnO2可以有效地分解臭氧,生成活性粒子有利于VOCs的减排。从不同来源的VOCs浓度以及SPC和TPC的特点考虑,SPC更适于工业气体VOCs的净化,而TPC更适于室内气体VOCs的净化。由于更高的能源利用率和更好的选择性,等离子体催化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削减VOCs的主流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刘洋译自Removal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y single-stage and two-stage plasma catalysissystems: A review of the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mechanisms, current status,and suitable application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43: 2216-2227.

编辑:吴博文

猜您喜欢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VOCs削减中应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