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半身不“遂”

 吕俐敏 2021-03-18

近日,听闻好几位路人甲“半身不遂”,人们在谈论的时候,就说“那个人开始非常严重,现在脚'遂’了,手也开始'遂’了。”多么清奇的表达!除了表达同情之外,我们今天主要探讨一下这个病,在古代是什么情况,那时候的人们也得这个病吗?

遂,有两个读音,一个sui4,一个sui2.在半身不遂中读作sui2。

《辞海》对“半身不遂”的解释如下:

从辞海的解释看,“遂”和“随”可以替换,如果用随,那就是身体不能跟随脑子一起走。如果用遂,就是顺从、如意的意思。并且,半身不遂,在古代叫“偏枯”,而称为“半身不遂”,大概是明代的事情了。通过语料库检索,发现“半身不遂”这个词语出现在明代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一书中。是否有更早的记录,限于笔者眼界,尚未找到。

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内经里就有了关于“偏枯”的记载,“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看到没,不要随便生气,发怒,否则容易中风。

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对中风也有记载:

中风的原因和方法在历代医书里都有记载,其中,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说:“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言不变,智不乱是也。”多因气血亏损、营卫俱虚、风痰入络所致,治宜益气活血、疏通经络,并结合针刺疗法。这本书关于“风”引发的病候,有59篇,谈各种风病。

据《诸病源候论》序言记载,“《诸病源候论》者,隋大业中太医巢元方等奉诏所作也。会粹群说,沈研精理,形脉之证,罔不该集。

想研究的人可以参看。


最早得“偏枯”病的人,是大禹,大禹因为治水,得了偏枯病。杨朱说大禹:“禹纂业事雠,惟荒土功,子产不字,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

因为大禹这个人太英雄了,以至于中风导致的走路不好,成为了一种巫师道士作法时的一种步法,叫“禹步”,关于禹步跟大禹的关系:法言·重黎:“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轨注:“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

《长沙耆旧传》曰:“夏叔丁母忧,过礼,遂患风湿,一脚偏枯。皇甫谧表曰:久婴笃疾,半身不仁,右脚偏小。”这里记载的夏叔也是患有偏枯病的人。

杜甫也曾在《清明二首》中倾诉过自己患有偏枯之疾: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右臂偏枯,所以,只能在病床上用左手书空——“书空”现在是教学用语,原来是来自于杜甫这首诗歌。

古代社会对半身不遂的人给予的社会福利是《管子》提出的:“所谓养疾者,凡国都皆有掌疾,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就是要收养这些残疾的人,供给衣食等。

关于偏枯的治疗方法,有这样的记载,“青龙中,司徒吏颜奋女苦风,一髀偏枯。农犊民为穿地作坑,取鸡矢、荆叶燃之,令烟,内胫坑中,视虫出,长尺,头尾赤,病愈。”从这个记载看,人们认为中风是体内有虫子,所以要驱虫,而驱虫的良药就是点燃鸡屎和荆叶,用烟熏那条不能动的腿,然后把虫子从体内赶出来,这条虫子有一尺长,并且首尾都是红色的。


看来,半身不遂这个病,伴随了中国人已经几千年了,直到现在,医学昌明到如此程度,这个病还是没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