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返景”为什么就是夕阳

 吕俐敏 2021-03-18

在讨论了“返景入深林”中“景”的读音之后,突然又生出来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返景”解释为“傍晚时分,夕阳返照的光”。而《鹿柴》一诗,整首诗都没有其他文字说明这首诗写得是傍晚时候的事情。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那么,既然是沿袭的解释,那么不妨假定“返景”在诗歌中就是有“夕阳”的意思。检索诗歌中含有“返景”的诗句时,果然如此!

这首诗中,返景与夕阴相对,且返景澄余晖,夕阳下才有余晖。

返景烧成霞,有霞的时间,必定是早晨或者傍晚,太阳将升,将落之时,而这首诗下句就是“定是来朝好春色”,预报第二天的天气,跟“晚霞行千里”的天气预报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中,“夕阳返景低黄埃”,语义连贯而下。

这首诗,上句是“驰辉在西山”,飞驰的日光很快就到了西山,咏叹时间流逝之快,“返景流东隅”,返景,是傍晚的阳光,黄昏时候的太阳,当然是照向东边的,所以叫流东隅,所谓“东隅不可追”,也在感慨时光流逝之速。

检索汉语大词典,结果如下:

词典就直接解释为是傍晚的阳光。古人在用字精准方面对自己的要求那么高,为什么夕阳叫“返景”,上述诸条目还是没有做出解释。

在一个群里讨论,孙艳辉老师提供了一条非常好的例证,《初学记》卷一:“日西落,光反射于东,谓之反景。”这句话解释了为什么叫“返景”的原因,是因为太阳从西边落下时,光线照到东方,就是返回来的光,所以叫返景。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落下时,光照又返回东方,也算是一种对神奇方向的回应,所以叫“返”。

景字,从日,本义为“光”。

因此各家解释便都解释为“夕阳返照的光”了。“返景”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其实很早就出现在各种文献中了,只是我辈愚钝,读书太少,以至于发出这种疑问,所赖文献检索方便,很快便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拾遺記》:老聃在周之末居,返景日室之山。與世人絕跡。惟有黃髮老叟五人,或乘鴻鵠,或衣羽毛,耳出於頂,瞳子皆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