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狂刷新版《倚天屠龙记》,一个朋友晒出了多年前周海媚饰演周芷若的剧照,配文感叹当年的小佳人变成了老蒯,当年的周芷若发展成了现在的灭绝师太,我戏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其实,谁知道灭绝师太年青的时候是不是也曾经想芷若一样曾为某人动情,又为情所伤,谁又能说的准多年后的周芷若,是不是真的会发展成下一个灭绝师太呢。
小时候喜欢看动画片,每天准时出现在电视机旁,眼巴巴地等待着那掐头去尾只剩十几分钟剧情的动画。不会日语,却又喜欢片头曲怎么办?用录音机把片头曲录下来,一句一句重复播放,用拼音标注,然后一遍遍跟唱,硬生生地将灌篮高手的主题曲背了下来。虽然后来学了日语才知道自己发音不够准确,但是当年背下了一大长串儿毫无意义的拼音,可见是下了苦工,现在的我,再也没有那样的劲头去学习或研究一样东西。 高中的时候平时没有时间看动画片,竟然想到一个馊主意,准备一个本子和一只笔,让堂妹帮我把剧情写下来,周末放假捧着堂妹歪歪扭扭的字,痴迷地看,这大概是最疯狂的粉丝行为了。老爸一脸鄙夷地看着我,“不想爸,不想妈,成天就想犬夜叉”。现在想想,何以痴迷至此?现在似乎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让我有这种痴迷的情绪。 小时候,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下面的小朋友全都抢着回答,大嗓门地喊着“叫我,叫我,老师叫我”,没被叫到都觉得很失落。初中时,这种情况渐少。高中第一堂数学课,我发现只有我一个人还在举手回答问题,周围的人不是不会,只是不想举手。问其原因,答曰“自己知道怎么做就行了,显摆什么呀,答对了还好,答错了丢人,听老师公布答案就知道自己对错了,何必当着全班的面”。渐渐地,我也被同化,也不再举手。再后来,什么事情都不想出头,不想成为第一个,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在观察别人。 小时候喜欢听花儿乐队,喜欢硬摇滚,喜欢周杰伦那根本听不清楚歌词的歌,喜欢一切不羁的音乐。后来,喜欢SHE那酸酸甜甜的情歌,喜欢五月天那永不服输的性格。再后来,喜欢王菲的从容,喜欢刘若英的无奈,那些小时候听不懂的歌,似乎都听得懂了,也喜欢听了。小时候总是很鄙视爸妈天天哼着听起来很古老的歌,现在你问我喜欢什么歌,我回答的可能是Beyond的《不再犹豫》,可能是周杰伦的《七里香》,可能是王菲的《执迷不悔》,总之没有一首是当下流行的新歌。 我们曾经肆无忌惮地叫二十几岁的姑娘阿姨,现在自己也被别人叫阿姨;我们曾经嘲笑大肚子的中年男人,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开始发福。再也不像以前有点什么感触就在社交网改个状态,发个朋友圈,开始学会隐藏情绪,再别人眼里不喜不悲;再也不像以前,每天像打了鸡血,可以披星戴月,变得慵懒堕落,巴不得什么事都找不上我;再也不呼朋唤友,跟一大群人谈天说地,更喜欢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躺在被窝里捧着手机,隔着屏幕读别人的故事。我终于,变成了小时候眼里的大人,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成熟,还是一种退步…… 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本文来源及作者。 上元之夜——元宵节彩云之南(四)——大理彩云之南(三)——丽江彩云之南(二)——西双版纳彩云之南(一)——春城初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齐鲁大地,孔孟之乡西藏之旅(四——圣湖)西藏之旅(三)——神奇的布达拉西藏之旅(二)——醉美林芝西藏之旅(一)——坐上火车去拉萨2018世界杯之德国男模队周末影院为你写诗腹肌修炼手册健身减肥利器——羽毛球小说与日剧——东野圭吾春季旅行——西安篇春节减肥篇春天已经来了,我却见不到它冬季旅行——沙巴篇Happy New Year!古代取暖有高招周末轻松篇——电影中的药企被遗忘的中国传统节日——下元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