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顺手将一株草拔了出来,拿出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嚼,只觉得又香又辣又清凉。过了一会儿,肚子开始呼噜噜地响,泄过以后,神农的病就全好了,感觉非常舒服。 神农想,既然这种草让他起死回生,一定要给它取个好名字。因为神农姓姜,于是,就将这种尖叶草称为“生姜”,意为它能够使人起死回生,作用神奇。 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杏林春暖”的故事,这还得从东汉末年的董奉说起。董奉,又名董平,字君异,东汉末年名医,与华佗、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其少年学医,后归隐山林,隐居在江西庐山一带。 传说董奉为百姓看病分文不取,只要重病治愈者在屋后种上五颗杏树,轻病治愈者种上一颗杏树。数年之后,屋后有杏树万株,郁然成林。杏树成熟后,其卖掉杏子换取谷子,并将所得谷米救急贫民。因此典故,后世将中医界称为“杏林”。 而杏仁是一味常用中药,性微温,味苦,有小毒。可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董奉身处于三国战乱时期,那个年代伤寒肆虐。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治疗伤寒的名方“麻黄汤”有四味中药,分别是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除此之外,大青龙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等伤寒方剂中也都含有杏仁这味药,可见,杏仁在那个年代需求量很高。 大夫给用的是“失笑散”,主要有蒲黄和五灵脂各等份组成,能治疗淤血停滞导致的疼痛症状,对于以及痛经也有比较好的疗效,能够使人破涕为笑,所以称之为“失笑散”。 失笑散能用于气滞血瘀所导致的疼痛,当然也适用于慢性胃炎疼痛症,蒲黄能够活血化瘀兼能够止血,五灵脂气味雄厚,尤其擅长理气活血、散瘀止痛,两个药物配对,相须为用,共同起到通利血脉,理气活血止痛功效。一般这两味药材常用量10~20g克,布包煎,胃寒的可以搭配高良姜,脾胃虚弱可以搭配白术苍术,气滞血瘀明显可以当搭配当归、川芎、木香等药物,食积不化的可以搭配山楂、麦芽、神曲等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