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郎中”短医话

 孙郎中 2021-03-18



  每日接诊不少病患,而且喜欢把诊疗思路或自己治病感悟写成文字,以短医话模式记录,今天我就再给大家分享几则! 我发现我已经离不开中医:每天要临床工作,我要用中医思维,我要面对病人,我要用针灸或汤药治病;每天要读书,我主要读中医书,特别是中医古籍,我会学习,也会思考,学习古人的经验,思考古人的观点;每天要写作,我要在心里整理自己的思想,把它系统化、条理化,然后在电脑或手机上打出来,努力去表达一个明确的观点。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对中医不离不弃,习惯了,也就成了自然,中医已成了我的生命的一部分。我已经完全离不开中医了,因为中医已深入到我的骨髓,深入到我的灵魂! 最近我公众号粉丝又增加不少,得益于大家积极推荐、推广给亲朋好友关注,在此感恩大家!有粉丝给我留言:早上看你公众号美文、听美乐、涨知识,晚上睡前再看看留言及往期文章,每日过得都特别美好充实,感恩孙郎中,认识你真好……有如此众多忠实粉丝,我甚是欣慰且感动,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呢?当代名医岳美中先生曾说:“无恒不能作医生。”从这句话中,我悟出学习中医必需要坚持!我承认我并不是足够聪明的人,但我愿意去坚持,每天都临证、读书、思考、写文章、积极传播中医理念。近二十年中医生涯,我深刻体会到,中医人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懈努力进取,逐步提高医术,修养医德,并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每一位有缘病人。 临床上我也常会遇到病情危重且不方便看医面诊的患者,他(她)们求医心很切、求生欲特强。比如我经常有外地病人家属给我打来电话,都是想派车接我去给病人看病。只因为我门诊每天上门求治的病员不少,所以没法满足这些朋友的要求,只能婉拒,为此我感到很内疚。我多想自己能拥有孙大圣“分身术”,这样就能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但这只能是美好愿望罢了。药医有缘人!我毕竟是凡人,能力有限,精力有限,有些时候也有些无奈?! 人不必非要出头,当“网红”或追求高调!我主张低调做人处事,默默地做事,悄悄的提升自己,在低调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有朋友对我说,你就是网红呀,你公众号里就拥有那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铁杆粉丝!我淡然一笑,这其实没什么,大家积极关注我,说明我的文章对大家有益,我很欣慰!我凭心做事,努力做好自己作为中医人的本职工作,认真治病,好好传播中医,争取更多让有缘人能收获健康。作为一名民间中医人,我主张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看病,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轻易疑古。把心定在中医上,定而后能静,心静则自然能安,然后就能深入中医。越学心越定,越学心越静,越学心越安,越学中医修养越高。伴随着医学修养的提升,幸福感也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如此学医行医,何乐而不为呢? 我空闲时,喜欢查阅古代医书,发现过去中医大夫遣方用药,总是喜欢凑成三个字,其实这里面学问深得很。比方体现道地药材的“云茯苓、建泽泻、杭白芍、广陈皮、广藿香、怀山药”,体现药物颜色的“白芥子,黑桑葚”,体现季节优势的“夏枯草,冬桑叶”,体现药物味道的“苦桔梗,甜大芸”,体现药物形状的“油松节,粉甘草”。每次看这样的处方,我都不得不感慨,古人认药选药多认真,在古代,医药不分家,好的大夫也是好的药工,传统培养也先药房打杂,再逐渐接触经典,三年方成医。而如今,“医师不认药,药师不懂医”也成了常态,值得我们反省反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